李二確實想的有點多。
蕭瑀的提議實際上是他的純個人行為,他拍著胸膛對李二說道:“臣絕無私心,各地的賬目實在是亂,其中有很多可以做手腳的地方,臣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國帑不明不白的流失。”
李二在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後,心中的緊張情緒去了大半,痛快的批準了民部和吏部在各地進行財會改革的試點。
如果效果好就在國內大麵積推廣,雇一個會計才花幾個錢?地方上每年稅收損失的錢可以養很多會計,同時,這些與地方權利無關的會計還能起到財務監督的作用,理順地方賬目的同時還能增強朝廷對地方的控製,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措施。
接著李二請李建成走一趟琅琊王氏,去解決王霄的問題。
李二不打算放過琅琊王氏,這次琅琊王氏家主王瑉做得屬實有點不像話。
王霄拒捕被殺是自找的,原本李二隻是想給王瑉一個麵子,把王霄發配到嶺南去,可這個無法無天的家夥竟然敢在長安城內到處放火,還燒死了人。
這就是李二不能忍受的了。
王瑉更過分,居然在金陵地區煽動私兵作亂,臨沂地區也受到影響,產生了不小的混亂,金陵下屬臨縣令被私兵殺死,當地的義倉被搶,大唐鹽業的分部被毀,王氏私兵扣留了三十多個當地官員,雲家在金陵的產業被掃蕩一空,人員損失慘重。
殺官就等於造反!
李二不會再和他們妥協,琅琊王氏必須分家,王瑉必須死!
李績行動迅速,分兵前往臨沂和金陵鎮壓,王氏挑起的混亂持續了不到十天便被撲滅,所有王家人都被圍在了其祖地之中,隻等皇帝回來再做處理。
李建成帶表皇家主持琅琊王氏的分家。
不過這次可不像上次分家博陵崔氏和太原王氏那樣不見血了。
李二要把金陵和臨沂的王家人全弄到南洋去,王氏的所有的近百萬畝土地收歸國有,組建一個大型的國有農場,其隱匿的三十多萬人口中,一半留在農場給朝廷打工,另一半向河北道和隴右道遷移,補充兩道的人口,為日後的戰略擴張做準備。
琅琊王氏的人分家後隻能得到維持日常生活的財物,其他的會沒入國庫。
世家一倒,皇帝吃飽!
除了琅琊王氏,這次牽扯較深的還有滎陽鄭氏,隻要搞定這兩家,此次的事件便可以平息了。
杜如晦如約來到雲家莊子找雲浩。
老杜從來不敢小看雲家人,上門的時候很客氣,帶了幾副自己的字當作禮物。
雲浩的愛好不多,收集名人字畫就是其中一個。
想請雲浩辦事,送錢是沒有用的,因為你不可能比雲家還有錢。
送名人字畫就不一樣了,惠而不費。
對杜如晦來說更是如此……老夫好歹也是個名人不是?
何況老夫的字寫的不比虞世南差。
老杜對自己的字有這迷之自信,李二對雲浩也有一種迷之自信,認為自己搞不定的事情在雲浩這裏就能得到解決。
雲浩得知老杜的來意,一臉懵逼……你們向我請教這麼複雜的政事……實在是太看的起我了吧?
他有自知之明,搞搞技術,做做生意還行,政治上的事情真是為難自己了。
可他不能說不懂。
他絞盡腦汁,在腦海中搜索前世的相關信息。
官員經商的問題哪朝哪代都有,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來阻止。
靠的是官員的自覺和法規的限製。
自覺這種東西可靠嗎?
雲浩表示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