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不將皇室餘孽留下,喬禾就不會有危險。白鐸現在想的,是如此簡單的問題。
公元三百六十四年二月,白國與大羅國簽署休戰協議,
大羅國新任皇帝道天,白國白鐸王兩人在邊境見麵,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越國皇帝聞聽探子回報後大怒,憤怒的將朝堂之上的玉璽都砸了。玉璽好巧不巧砸在宰相頭上,當場將那宰相砸死,越國皇帝更怒,當即召集群臣議事,賞賜給宰相家很多金銀珠寶,算做安慰。殊不知,他這樣的態度刺激了宰相家。
俗話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宰相家因此很不甘心,一麵偷偷將越國消息傳給白鐸。宰相家的人都知道,白國是最恨越國的。白鐸接到信後非常高興,當即親自手書給宰相家表示慰問,並說一定會給宰相家報仇。
越國皇帝對宰相家深表歉意,加上宰相家心中怨恨皇室便派長子潛伏進宮中探得最新消息。
這幾日,白鐸幾乎可以看到未來的一片光明。而彼時距離喬禾生產隻剩下三個月。
懷胎十月,距離臨江池瘟疫也已經過去半年多,現下那裏已經恢複生氣,因為白國上下團結一心,百姓們安居樂業……這樣的生活,任何人都不忍心去打破這種安靜的和諧。
如今白國跟大羅國同時將越國包抄,協議簽署後第三天,兩軍揮軍南上,成包圍之勢將越國包圍,整個越國人心惶惶,陷入被動的迎戰之中。
白幽帝親自帶兵上陣,這期間傳出錦娘懷有身孕,白幽帝借口錦娘要跟喬禾作伴,趁機將錦娘送走。錦娘如此聰慧,怎會說走就走?無奈之下,白幽帝隻好將錦娘打昏,帶回關城。
錦娘見到即將臨盆的喬禾,兩人抱在一起痛哭。
不知喬禾說了什麼,錦娘再也沒有離開關城,安心養胎。錦娘向喬禾打聽過前線的情形,而喬禾也被瞞著,因此久而久之,也不再問,隻知道白幽帝身體健康。
錦娘說這一次成王敗寇,越國若是被逼急了,指不定做出什麼事來。喬禾也知道,隻是男人們在前線殺敵,她們兩個又與有了身孕,很多事情不便參與。
因為兩國皇帝的參與,讓兩國士氣大增。同時,為了鼓舞人心,白鐸說滅掉越國,每人賞銀千兩……同時那些死去的將士們,白鐸也派人按照籍貫將銀錢送回將士家中慰問家屬……人心所向,自然所向披靡。
越國本就不是多大強國,原本三大國家勢均力敵。但白鐸為了防備白幽帝跟兩國的同時進攻,訓練了很多能力極強的隊伍,因此白國的軍隊一出現,簡直是如狂風掃過,隻留下一片狼藉。
好在白鐸雖然殘暴,但對於小百姓都很仁慈,每走過一座城池都告訴他們,投降不殺。但城主必須自請下堂由白國或是大羅國的人擔當。
越國一共就那麼大,你打一塊我打一塊,為了公平起見,誰的能力強,誰得到的就越多。對於這點道天沒有一點意義,不知是他的命令沒有下到,還是他根本無心爭奪越國國土,當白國將大部分越國國土並入白國之中後,大羅國隻前進了一小部分。
白鐸問是不是因為喬禾,道天就笑語:“你若是對禾兒好了這天下,我都送給你,但你若是對禾兒不好,這越國,我也會讓你吐出來。”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無塵師父始終在不遠處看著白鐸,那神情像是想要將白鐸看個透徹。
不知為何,天不怕地不怕的白鐸就很懼無塵師父,聞言抿抿唇,轉身回到自己的營帳內。
時光若水,邊境屢次傳來捷報,兩國軍隊聯手,將越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聽著這捷報絲毫不掩飾的傳到耳朵中,喬禾的心頭卻日漸沉重。
得到這些,還想要得到的更多。
喬垣之早就離開,臨走時到前線同徐先生砰了麵,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孑然一身,淡泊名利,取名喬孑泊,小字景安。
白鐸的孩子還不知是男是女,所以起名字的事情隻能擱下。轉眼間越國隻剩下江南一帶還沒被吞並,再有一兩個月,越國這個國家將成為曆史,取而代之的是白國跟大羅國兩大國家。
白鐸秉著仁慈治國,對於越國百姓並沒有為難,而是任由他們生活發展,隻是越國的人卻全部入了賤籍。喬禾給的意見是讓百姓們就如同所有人一樣,但白鐸卻說,隻有這樣限製他們發展,越國才不能複興。
喬禾知道,白鐸靠的是他們的思維考慮,或許以前出過這樣的事,所以強如白鐸也不敢去賭這一把……越國皇帝狡猾如狐帶著剩餘的舊部一直潛伏在江南一帶,剩下的將士們也堪堪支撐著……
時間過的極快,轉眼間迎來了喬禾生產的日子。這幾日喬禾隻要醒著,除了不停的吃之外,就一刻不閑的走來走去。
春暖花開,百花齊放,花香四溢,天地間一片新綠。
這一場戰爭真正的死傷還不如最初三國在邊境時候交手時候死亡的多。眼見越國皇帝都退走了,誰還忠貞的守護必須滅亡的城池?那是傻子,好死不如賴活著,盡管沒入賤籍,但大家還是選擇委曲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