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家有田無數(1 / 2)

傅府位於臨江城東南的夕水巷。

這裏幾乎都是深院大宅,所住皆是臨江非富即貴的名流。

不顯繁華,卻很厚重。

傅大官帶著傅小官上了馬車,春秀隨行。外事管家易雨早已備妥此行所需事物,一行足足十輛馬車,再加上五十護衛,行走在夕水巷子裏,頗有壯觀氣勢。

傅大官和傅小官相對而坐,他的那張胖乎乎的臉上略有歉意。

“是你娘讓我在她走了之後再娶的,她說如此我老來才能有個伴……隻是她也說最好不要再生,她是擔心我娶了新婦,生了兒子,就不再疼你,或者是新婦有了兒子就會欺負你。”

傅小官淡然一笑,傅大官連忙又道:“你姨娘有了身子,這是個意外。傅家以後肯定是交到你手裏,你切莫擔心。”

“……爹,你想多了。”

“什麼?”

“我是說,家裏那麼大,人越多才越好。你的身子骨不錯,其實,你還能再給我多生幾個弟弟妹妹。”

如戲文中所說大房二房三房為了爭奪家產鬥得你死我活這種事情,傅小官相信會存在,但他更希望的是這個家能夠人丁興旺,至於鬥爭……鬥爭使人進步,隻要控製好那個度,也沒什麼不好的。

他要做的是掌握這個度,讓傅家有足夠的人才可用,而不是像此時,過節去看望一下莊戶人家還需要老爺子親自出馬。

傅大官府過身子,盯著兒子,“你真是這麼想的?”

傅小官點了點頭,傅大官深吸了一口氣,又道:“可是……此前你在知道姨娘有了身子的時候,你差點把院子都拆了!你可是叫囂著要把齊氏趕出家門的。”

額,傅小官拍了下額頭,“以前的事,有些我記不得了,但現在我就是這麼想的。”

傅大官坐直了身子,徐徐的吐出一口氣來,轉頭望著車窗外,低語道:“雲清在天有靈,我兒……懂事了啊!”

雲清自然是傅小官的娘親,在傅小官的記憶深處還存留著些許模糊的樣子。

傅小官垂首,說道:“此行結束,我想去祭拜一下娘。”

“應該的,應該的,你娘當會欣喜。”

父子倆一席斷斷續續的談話,傅大官確定了兒子非但沒有變傻,反而變得懂事,變得聰慧,變得穩重。

這種轉變來的太快,讓傅大官幾度以為是在夢中,一時半會還無法適應。

傅小官也不是太自然。

這是他第一次與別人說這麼多話,這讓他有些疲倦。

疲倦在於身份的轉變,以前他更多的是思考推算和行動,現在他需要做的是溝通交流以及今後肯定會有的生意上的合作談判等等。

這不是他擅長的領域,但既然生在地主家,以後將掌握這偌大的家業,當然必須改變自己。

前世十數年的生活慣性,一時半會他也頗難扭轉。

現在看來開端不錯,和這個陌生的爹交流順暢,隻是說話的方式還不太適應,以至於有些話脫口而出,傅大官總是會問一句,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家的產業有哪些?”

“主要是地,很多很多的田地,然後……在臨江有個小生意,倒不是糧商,而是你娘曾經搗鼓的餘福記,現在還在運作,隻是規模卻沒有擴大。”

“餘福記?不是徐福記?”

“你娘雖然姓徐,但名字取的卻是餘福記——你娘說,家有餘蔭,福澤後人。當然,她想的頗多,其實就是留給你的,她擔心走了之後你被後娘欺負,這本沒可能的事,隻是她還是做了。”

傅小官對母親的容顏漸漸的清晰了一些,天下母親,皆有良苦用心。他的心裏很感動,卻再無法報答,那就把這家餘福記做起來吧,權當是完成母親的夙願。

“徐福記你在哪見過?做什麼營生的?”

傅小官笑著搖了搖頭,“一家小鋪子,賣……糖的。”

“哦,我們家餘福記是賣酒的。在下村有一個酒坊,裏麵的師傅都是你娘當年尋來的,此行也要去下村,到時帶你去看看。”

傅小官點了點頭,沉默片刻,問道:“那件事,還有沒有麻煩?”

“沒有什麼麻煩,那貴人還在臨江,此行據說是和臨江的張記曲記等幾個大商家談一些生意……主要是布商和糧商。臨江的絲綢極好,臨江的糧食產量也算是頗高,隻是為父不明白這種事情怎麼是一女子前來操作。”

“是什麼身份?”

“當朝戶部尚書之次女,董書蘭。這些日子為父聽這幾家當家的說,這貴人頗有些手段,倒沒有用身份壓人,隻是行言間有意無意透露出挑選皇商的訊號。自虞朝立國兩百餘年,皇商多為江南之地,這次卻選中了江北……真真假假有些模糊,但大家一致認為應當是真的。所以這些日子貴人很忙,想來你這事兒她已經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