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證據確鑿,的確是證據確鑿。
上頭整齊的寫著證據,條理分明,樁樁件件,都是寫得一清二楚的。
幾十萬人流離失所,半年努力盡數化成灰,死傷無數,江陵城上,籠罩著久久不散的悲傷。
這些,有天災,也有人禍。
原本被端王收買的官員,看到了這場景,也不敢說話了。
證據確鑿啊,就算是他們有通天的本事,難道還能將黑的說成白的不成?
這端王,也是太大膽了!
皇上震怒,下令立即去封地,捉拿端王一家,徹查端王此案。
但凡是與端王有關的,都要查得徹底。
康王世子明嘉文,得令帶人去端王封地拿人,康王負責審查端王一案,必定要徹查到底,給天下人一個公道。
縱使是皇家的人,若是做了傷害百姓的事,那必定是與庶民同罪。
這是不解釋的。
皇上親自拍板決定的事情,誰也沒辦法去阻止,再說,這件事,也不能阻止。
明嘉文帶著人出了城,康王也開始調查京中的事。
一時間人心惶惶。
戶部工部,都被拿來開了刀。
因為其中運過去的一批糧食裏,混著不少的沙子。
大熙從前糧倉裏,存下了不少的糧食,是以,當真不至於一個江陵城出了事兒,拿不出糧食的地步。
從各地運來的糧食,都是不錯的,陳糧都是少的。
結果呢,運到了江陵城的糧食,那可是救命的東西,還被人加了沙子,嗬嗬,若是說,戶部沒有人動了手腳,騙小孩呢?
如今天下算是海清河晏,雖有天災,卻也許久並非發生大事了。
這些人,已經習慣了安穩的生活,隻怕是忘了,有些事,不該做。
安穩的生活,讓他們忘了被打的疼痛,隻是以為,手伸長一些,沒問題的。
忘了當初剛入仕途的初衷,為百姓做事,護衛一方百姓,這才是他們的初衷。
但他們卻做了有違初衷的時,隻是因為立場不同麼?
大概,也是因為自私吧。
明嘉珩鐵了心的,要整頓朝堂,與皇上的想法不謀而合。
唯獨朝堂清明,才能當真為百姓做事。
若是互相攻訐,使盡手段,拿著百姓來開刀,那苦的還是百姓。
明嘉珩從小跟著父皇長大,父皇是個愛民如子的君王,縱使他再差,也不會差到什麼地步。
是以,今天,有人朝著百姓動手,他自然是不會看著。
與皇上商量好了,整頓朝堂。
一連一個月,直到過了中秋,這才稍微忙了過去。
隻是戶部工部,都被整頓好了。
明嘉文去了北境,將端王一家押送回京。
江陵城的水患已除,宋華卓過去,指導大家開始災後重建,也做得差不多,留下一些,自然是有人去接手。
加上滿打滿算,他已經是有十年沒有在家過中秋,這等團圓的日子,他可不想錯過,於是,處理完江陵城的瑣事後,快馬加鞭的趕回來了。
中秋宮中設宴,與往常相差無幾。
隻是江陵城水患嚴重,皇上也無心慶祝,一切從簡。
但還是不少人被邀請入宮一同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