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觀音禪院殺機顯(1 / 2)

法海看向來人,卻隻見此人頭上戴一頂毗盧方帽,貓睛石的寶頂光輝照人;身上穿一領錦絨褊衫,翡翠毛的金邊晃亮人眼。一對僧鞋攢八寶,一根拄杖嵌雲星。

滿麵皺痕,一雙昏眼,口中沒有幾個牙齒,腰駝背屈。

這幅穿著打扮,若不看這裏是寺廟,法海還以為這是哪個財主員外來了。

見老祖出來,眾僧皆是問好。

這金池長老招來本院主持,問明緣由,便讓眾人退下。

邀請法海進去,坐下之後便個和氣的說道,

“原來是上國高僧,我也曾聽聞那唐王之名,隻是卻不知此處離上國有多遠?”

法海見他一個出家人卻穿著打扮的極盡奢華,一點也無出家人的樣子,因此極為冷淡。

倒是行者熱心於賣弄,在旁說道,

“我師父自打出了長安邊界,有五千餘裏;又過兩界山,收了一俺老孫為徒,一路走來,行過西番哈咇國,經兩個月,又有五六千裏,才到了你這裏。你道好耍嘛?”

“原來竟有萬裏之遙啊,可憐弟子枉活二百七十載,卻至今沒有出過寺門一步,真是好比坐井觀天之輩。”

法海並不接話,他心裏知道眼前這個老和尚是個什麼人,隻是靜靜的看著他各種裝逼。

果不其然,見自己的話語沒有引起法海的回應,這老和尚便又招來弟子現茶。

法海看去之時,就見剛才攙扶這金池長老出來的兩個童子,一人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另一個童子卻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

行者急不可耐的端起來將茶一口喝幹,直誇讚不已,

“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

那金池見法海神色冷淡,隻是他這弟子卻是活潑異常,便轉了目標問道,

“這位長老高徒,乃是天朝上國來的高人,這些器物不值一提,未知可有什麼稀罕寶貝借老僧開開眼界?”

行者被他吹捧幾句,頓時是心中歡喜。隻覺這老頭會說話,句句都撓到了他的癢癢處。

便索性拿過包袱直接解開,掏出裏麵的錦蘭異寶袈裟。

法海並不阻止,雖然他知道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倘若一經入目,必動其心;既動其心,必生其計。

但是對於此時的他來說,這一路為的就是降妖除魔,懲奸除惡。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金池長老若要自己作死,自己成全他也無妨。

果然,貪婪之人最見不得自己眼前出現不屬於自己的寶物。

這金池長老平日裏也是最愛好收集袈裟,雖然大多為凡品,但其中那極品袈裟自己也是收藏不在少數。

不過此時見了這小和尚拿出來的袈裟,他隻覺得自己收集的那些簡直可以被稱作破爛,頓時起了貪念,想要將這寶貝袈裟據為己有,

這白白嫩嫩的和尚到是好辦,隻是,他看了眼那渾身長毛的怪物,隻怕這個東西有些門道。

將心裏的貪欲暫時壓下,便要開口相借袈裟。

見這金池神色有異,法海便知他起了心思。

本來在一旁靜觀,想按照原來事情的發展過程,將計就計的法海卻突然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