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桃花古扇(2 / 2)

回想起剛才和自己對酒當歌時的音容笑貌,悲從心起。“騰”的一下站了起來,衝著腳下山林奔去,晚霞夕照的餘暉在樹林裏忽明忽暗。天下曉這一折騰,驚起了不少宿鳥和野雞。天下曉握碎手中的石子,漫天擊出。“不大工夫就聽見有‘噗嚕嚕’的響聲,一隻驚起的野雞被擊中掉在地上。

天下曉緊忙過去一把抓了起來,回到溪水旁。一陣拔毛破肚的清洗幹淨,又抹上了調料包好。隨後在樹林裏拖出一小棵枯樹,拉到了山頭墳前。趁著天黑之前壘好石塊,搭好木架,點起了篝火,慢慢地燒烤起野雞來了,嘴裏念叨著:“書生大哥,兄弟欽佩你的舍身取義的雄風,知道你先前沒吃夠烤兔肉。這不!又打了一隻野雞在你墳前烤的香香的,送你到陰間嚐嚐。這還有兩瓶酒,咱們各拿一瓶,就著野雞肉喝個盡興。”

說完,撕下一半烤熟的香氣四溢的雞肉,放在了墳前石頭上。盤膝坐了下來,自己喝了一口酒後含著眼淚,將另一瓶酒倒在了墳前。將那把留下來的古琴放在膝上,憑著腦中的記憶彈撥了起來。先是悲傷委婉之意,離別淒苦之音。後是慷慨激昂的音律,英雄就義的從容。“叮咚”之聲徘徊在高山之巔--密林深處,久久不能平息。彈到高亢之時,天下曉放開喉嚨吟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來兮不回還!竹有節氣兮鬆柏蒼,懷書生兮不能忘。托囑事兮記心頭,參詳透兮祭尚饗!”

琴聲一停,想起了“桃花扇”,急忙從懷裏掏出扇子,細細地端詳起來。原來是一把玲瓏剔透的檀香木扇,扇骨邊上鑲著象牙。扇把手的絲絛上係著一顆綠寶石,熒光閃閃。一尺大小的扇麵,散發出迷人的香氣。

此時明月當空,照得山頭上一片灰白。天下曉借著篝火的光亮打開了扇麵,一幅金絲金鱗的娟繡圖,展現在眼前。圖上的刺繡凹凸有致,極具立體感。

鮮豔的桃花繽紛燦爛,一大片桃樹,掩映著一座精致的林間繡閣。繡閣四周的彩色圍廊,典雅古韻,延伸到一潭桃花湖裏飄滿桃花的湖麵,一群水鳥在戲耍。

繡閣的門楣對著湖水,彩繪的珠簾半卷著,讓人看到屋內的梳妝台後,坐著一位身穿粉緞長裙,黑發飄飄的年輕女子,露出清晰的容顏。那女子眉如遠黛,杏臉桃腮,明目皓齒,清豔絕塵。此時緊縮眉梢,是憂是怨的盯著遠方,一副柔弱的倦態,令人看得心生憐惜。桃花林的斜上角的畫麵上,繡著娟秀字體的題詩,上寫著:

桃花寒潭春風暖,

挑花湖畔梳妝難;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空繾綣。

整個扇麵在篝火和月光的閃耀下,人物和景色勾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令人不忍撤目。

天下曉越看越耐人尋味,詩裏的字裏行間視乎在告訴你什麼,又分析不明白。有仔細端詳扇畫裏的女子,像是古代唐朝的服飾,又似仙女的妝扮。看湖裏的水鳥淌漾的樣子,不像是寒潭的湖水。看畫裏的亭台樓閣倒像是富貴人家,但這個畫麵給人感覺冷冷落落,沒有人間煙火的痕跡,真是看不明白。

殊不知陰陽書生得到此扇,參研了一年左右,都沒看出什麼端倪。天下曉在一晚上能有什麼收獲,在冰封雪凍的山頭,沒有感覺寒冷,反而感到體內熱粒子外放,舒服了不少。

心裏琢磨著詩裏的含義,難道是藏頭詩,將真實的內容隱藏起來,讓有緣者破解。於是天下曉就隔行拚接著:花--湖--簾--人,不對;人--湖--桃--桃,也不對;暖--桃--人--遠,有點意思。

再拚對試試:寒潭--湖畔--簾外--不遠;簾內簾外有什麼?再仔細觀看,強力打開天眼,發現梳妝台上平放著一張信箋,上麵寫著極細小的字跡:

樓外桃花三兩支,

寒潭水暖我先知;

孤山鳥語歲月盡,

繡扇絕塵無人識。

天下曉勉勵看清這首詩後,眼睛一陣發花,趕緊閉目養神良久,才緩過點神來。腦中仍記得詩意,詩是好詩,背景有些淒涼。難道是閣樓裏有隱秘?

於是又從扇麵上的繡畫研究起來。還真讓天下曉發現點新奇,畫裏原來不隻是一湖潭水,從閣樓後身的幾叢竹林根上也流出小股的湖水,彙入到回廊下麵的山崖裏。那就是說這裏有寒潭和暖潭兩個湖,一冷一熱,最後流入山崖縫隙裏不見了蹤影。

天下曉猛然大悟,定是這畫中女子不知什麼原因被困在這裏,想盡各種辦法也出不去,在古扇上重新繡了一個畫麵,放在溪水裏,等有緣人撿到來施救。按陰陽書生話語裏得知這是流花河廟裏的遺寶,到如今不知過了多少年了,人還能活著嗎?難道是這個地方藏有遺寶?

天下曉翻來覆去,像是著了魔似的不吃不睡,盤坐在冰雪山頭上百般琢磨。從明月當空到啟明佛曉,當東邊出現了魚肚白時,才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