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動蕩(一)(1 / 2)

漢城,景福宮。

自從新營收複漢城後,趙天寶就把指揮部安在了這個朝鮮李氏王朝最“宏偉”的宮殿。戰亂平後,曾有幾個朝鮮老臣提議清軍將領搬出景福宮改駐他處,但都被趙天寶一口回絕了。他倒不是眷戀景福宮的“豪華舒適”,實際上由於生活習性的不同,他在這裏過得可是憋屈的很。要不是為了隨時監控韓王夫婦,趙天寶早就搬到漢城的大清駐朝商務總署了,要知道那座由袁世凱督造的公署可也是非常豪華壯觀的。

趙天寶此時就在景福宮的偏殿裏席地而坐,滿臉笑意地看著幾份從國內傳來的電報。朝廷的邸報倒沒什麼令他高興的事兒,無非是一些老調子罷了,就是那份光緒皇帝親自擬發的獎賞電報他也隻是瞥了一眼就放到一邊。真正令他高興的是李鴻章傳來的私人信件,上麵不僅告知了他國內此次“捕捉日奸“的詳細成果,而且還隱隱表示了對於他這次暗中將“日諜名單”上報北洋而非軍機處的感謝,李鴻章更是明確表示將會在最短時間內給漢城增派精銳援軍。

“看來這次李鴻章是占到大便宜了”趙天寶看著信件忍不住自言自語道。說真的,他當初以密電形式發給李鴻章的那份“從漢城倭人情報官員處破獲的日人間諜名單”根本就是憑借自身的後世記憶草擬的,準確性如何就是他自己也不敢保證。之所以發送那份名單固然有討好李鴻章的意味,但更多的還是不想讓新營跟北洋的往來通電讓日本間諜竊取罷了。沒想到效果卻是出乎當初預料的好,不僅摧毀重創了日本在華情報網而且還得到了“北洋掌門人”的盛讚,這對新營以後的發展可是大有好處的。

放下手中的信件,趙天寶把玩起了桌上的硯台——看來這次北洋牽扯進日本間諜案的人不少呀,要不然李鴻章也不會特意發電道謝了。此時不見北洋有什麼變動,看來李中堂是想拖到戰後處理有關事宜了。如果北洋重新洗牌,聶大人能不能執掌直隸軍務呢?!要是聶大人上去了,新營肯定也會得到好處的。就是不知道這次戰後,李中堂還有沒有機會整頓北洋了。此時新營派人回國募兵,北洋應該會支持吧······

就在趙天寶陷入深思的時候,新營參謀長鄧誌勇悄然走了進來。

“這是此次伏擊戰繳獲物資的詳細報表及參謀部策劃的整編計劃。請大人審核一下,不足的地方參謀部將繼續修改。”鄧誌勇將一疊厚厚的報表呈給了趙天寶。

接過報表,趙天寶開始細細地審視起來。

片刻後,溫聲問道:“這些日製步槍的損壞情況怎麼樣?大島旅團此前跟聶帥作戰應該繳獲有大批毛瑟步槍啊。”

聽到趙天寶的疑問,鄧誌勇隨口就答了上來:“這些村田式步槍是日軍的製式裝備,所以他們裝備的很多並且保養地相當良好。至於大島旅團先前繳獲蘆台防軍的武器裝備,因為對方這次輕裝前進沒有攜帶都留在成歡一帶了。戰後,南下馬隊已經奪取了這批裝備,參謀部已經派人清點搬運這批裝備了,估計下午情況就明了了。”

“哦~~~趙天寶輕歎一聲,未置可否,再次看起了報表······

一段時間後,趙天寶輕輕地放下了報表,滿麵笑容地讚道:“單單一份份報表就做得如此詳實清晰,楚謀兄不愧是留德高材生呀。”

趙天寶之所以盛讚鄧誌勇,固然是因為對方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業務水準讓趙天寶感到當初收留對方的決定十分“英明”,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這次殲滅達到旅團繳獲頗豐——僅完好可用的村田式單發步槍就有兩千八百餘支,重機槍二十六挺,子彈二十餘萬發,大阪製炮廠產的青銅野炮十二門,青銅山炮二十門,甚至還有八門德製克虜伯鋼炮,要不是日軍在戰敗時釘死了火門毀壞了二十多門各式火炮,炮火的繳獲絕不止這些。

麵對趙天寶的表讚,鄧誌勇微微一笑,扯開了話題:“可惜沒有炮彈,子彈也不多~~~”

“哎~~~”

趙天寶揮手打斷了對方的話,笑道:“幸虧他們沒有充足的炮彈、子彈,要不然新營這次就該被他們給吃了。不過大島義昌也太小看我們新營了——幾十門火炮要是彈藥充足,的確能夠輕易撕碎我們新營的漢城防務,可是幾十門空炮難道能夠嚇走新營?!”

“當初從望遠鏡中看到日軍一個混成旅團攜帶的火炮數量遠遠超出了應有編製,我幾乎就要拚死勸諫大人停止這次伏擊了,最後還是大人的胸有成竹感染了鄧某呀。看來大人對日軍的彈藥補給情況是了如指掌啊”見到對方有此興致,鄧誌勇稍微拍了下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