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夜襲(二)(1 / 2)

“??????公元一**四年十月五號夜,皇軍所轄第五師團在朝鮮公州城南五十裏處一無名荒地遭到數倍於己之精銳清國騎兵卑劣偷襲,損失慘重。

日清戰爭爆發以來,第五師團始終衝殺在第一線,轉戰朝南各地,克全州,擊東學,破民黨,一路上戰必勝、攻必克,兵鋒所指諸敵驚顫,為帝國的征清大業立下了赫赫武功!

短短十數日間雖突飆千裏、擊破強敵無數,直抵公州城畔。然,終因軍疲將乏,後勤不濟,攻勢難再!致使清國騎兵有機可乘,猝然偷襲,大批忠勇帝國將士‘玉碎’荒郊,魂逝他鄉。

是役,第五師團深受重創以至於最終未能完成戰前‘洗刀遼河’的誓師豪言。

是夜,大雨如織,傾天覆地!”

——番通大加?《日清戰史》

當後世日本最著名的曆史學家番通大加以惋惜淒愁的筆調為第五師團的亡靈追魂鳴屈的時候,由“新營”馬隊發展衍生的“鎮東軍騎一師”的戰史對此次戰役,隻有了些許筆墨點綴軍史——

公元一**四年十月五號夜,“新營”馬隊對敵第五師團發動進攻,予以重創:斃敵兩千餘,重傷敵酋野津道貫。

雙方軍史對此戰的描述態度截然相反,也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猜測疑惑。日方極力想要將此次戰役損失誇大虛報自然是想給後人留下廣島師團的覆滅完全是由趙天寶部清兵的偷襲所致的假象,但是中方對此的淡然處之卻也給人留下頗多不解。

多年後,中日雙方無數軍史愛好者對於此戰的意義爭論不休,甚至引發了學術爭論。

實際上“騎一師”軍史之所以如此簡略此次戰役,完全是是由於日後取得了無數顯赫戰功的首任師長劉懷崗認為此次戰役沒能將敵酋一舉擊斃兼且很大程度上是靠著天氣的便利取得了勝利,這樣的勝利不算“真正”的勝利,所以讓人簡略處理,不要詳記。

不管多年以後這位馬上驍將如何評價此次戰役,反正此時這位驍勇戰將卻是滿臉激動,渾身都充滿了戰鬥的激情。

自從看下第一個日軍的腦袋後,他就陷入了激動亢奮之中,揮舞著馬刀就衝進了日軍營地,大隊騎兵緊跟著他也衝了進去。

漆黑的雨夜,瓢潑的暴雨,轟轟的響雷,呼嘯的狂風,彌漫的水霧,疲勞不堪的守軍??????

所有這一切都偷襲者來說都是如此的有利,簡直就是蒼天對己方的恩賜眷顧。

此時這些“偷襲者”並沒有因為這些有利因素而有絲毫放鬆,一個個繃緊了嘴,悶聲朝著對方狠命的招呼。由於戰前已經得到了長官的特意叮囑,大隊騎兵突入日軍營地後都是刻意壓製自身發出的聲響。飛馳而入的騎兵揮舞著馬刀,衝向了一個個低矮的軍帳,大批熟睡中的日軍就這樣糊裏糊塗就丟掉了性命,臨死前的悶哼、慘叫聲都被大雨衝洗萬物的擊打聲掩蓋了下來。大隊的“新營”騎兵就這樣悶聲的下著狠手,如果不是驟然響起的槍聲,這些講究“吃肉不啃骨頭”的騎兵們肯定會將這種“沉默襲殺”持續下去。

雖然極力遮掩聲響,但近千人的蜂擁而入還是驚動了日軍。

“啪”一個尿急的日軍發現了那些夜幕中突然冒出的敵軍,於是顫抖著扣動了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