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漢城攻防戰(一)(1 / 2)

公元一**四年十月十日。

攻克公州,渡過公州江,突破牙山防線??????一路過關斬將,克服了清軍的重重堵截、騷擾後,因殘受偷襲而惱羞成怒的日軍第五師團終於抵達了朝鮮李氏王朝的國都——漢城。

本來以他們的行軍速度,從公州到漢城短短三百來裏路根本用不了這麼長時間的,但是“可惡”的清軍硬是給他們設置了無數的障礙,處處攔截,地地設防,卻又一擊就走根本不給他們進行主力決戰的機會。

毫無疑問,清軍這一係列作為效果是明顯的——利用高機動的騎兵對第五師團進行騷擾,利用少量的步兵在對方的必經之道上進行堵截,卻又不做拚死抵抗僅僅是量力而行。這一切的結果就是讓本已缺彈少糧的第五師團空空浪費大量的彈藥補給,付出重大的人員傷亡,卻又一無所獲空空浪費了大量時間,給漢城的清軍留下了足夠的時將來準備漢城防務工事。

俗話說:哀軍必勝,但這也是相對的。也許一支遭受重大失敗挫折的軍隊可能在報仇雪恥的激勵下爆發出強大的戰力高漲的戰意,從而能夠一舉擊敗強敵逆轉戰局,創造出軍事史上一個又一個“先敗後勝”的戰爭奇跡,然而這一切都是有時間效應的。“哀軍”畢竟是哀軍,受挫戰敗的陰影始終是不能輕易擺脫的,如果沒能在短暫的激憤中擊敗對方清去心裏的陰影,那麼銳勁兒過後,這支軍隊很有可能會因為一丁點兒的失敗造成軍心不穩,甚至??????全盤崩潰。

第五師團,一個狂傲的日軍常備師團,常以戰力第一自詡,他們從釜山登陸後,一直向北打到了離漢城三百裏遠的公州城,雖然一路上受盡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苦但始終是戰勝了無數的朝南武裝,為己方的軍旗添增了無數的光輝,雖然師團上下都是勞累不堪,但士氣還是澎湃高漲的。可是自從被清軍在那個風雨之夜瘋狂偷襲後,這支慘遭損失的“鋼軍”就成了“哀軍”,狂嘯著報仇的“哀軍”!

這支準備一鼓作氣直搗漢城決戰清軍的“哀軍”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被清軍無窮無盡的騷擾堵截阻滯了五天。

五天來,他們根本沒有打過一個勝仗,清軍對他們的騷擾倒是每次都能有所斬獲,雖然每次斬獲不多,但卻勝在足夠頻繁。而正是這無窮無盡的騷擾阻擊讓這些日軍士兵受盡了折磨,神經高度繃緊不敢有絲毫放鬆,無亂是行軍還是宿營的時候,一個個都是瞪大了眼的提防四周,鬧不好清軍的騎兵就會從兩翼或者是後麵殺了出來。

他們這些第五師團的士兵轉戰兩月有餘,從釜山打到漢城,縱橫兩千餘裏,跟朝鮮的各色武裝過足了手,雖說戰果頗豐,但這身心可也到了極限。

如今已經疲憊到極點的他們之所以還能保持一定的行軍速度向著漢城進發,無非是心中那一股報仇雪恥的虛火在作祟罷了。可是實際情況並不理想:越是靠近漢城,清軍的騷擾頻率就越高,力度也越大。這些日軍士兵也不是傻瓜,這些清軍騎兵來去如風出手陰狠,跟長官們往日宣傳的懦弱無能貪生怕死的支那士兵形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嘛,難道清國士兵都是這樣精銳嗎?!據說清國可是有一百萬士兵的呀??????

第五師團本就是廣島人居多,而廣島也算富庶地帶,士兵中的知識分子也不算少,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讀過史的士兵甚至想到了曆史上的兩次“征韓”之敗,難道帝國的這次“征韓”之舉還會是以失敗而告終麼?難道帝國終究還是鬥不過這個西麵的大國麼?即使他已經衰弱到任何西洋國家都能上去踹兩腳的地步?難道帝國還隻能匍匐在他們腳下麼?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