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士兵被左寶貴的慷慨激昂鼓動起了最後的餘勇。
“娘的,都是爺們誰怕誰啊?!”
“對呀,跟他們拚了,就他們有卵子嘛!!!”
“俺吃兵餉二十多年了,今天就把命撇在這旮旯了!”
“媽的,都是兩個肩膀扛個腦袋,憑什咱就不是爺們了?”
“丟了平壤,鬼子就可以打到遼東了,俺那一家子還在那旮旯呢!”
“拚了,拚了!!”
“俺跟隨大人多年了,大人說怎樣就怎樣!”
“大人對俺恩重如山,這命今兒就賣給大人了。”
??????
一聲聲發自肺腑的怒吼聲,逐漸將附近士兵們漸已變涼的戰意重新點燃了起來,最後一眾清兵吼叫著就拿起了手中的兵器。左部駐紮遼東多年,當地人員占有很大比例,他們不能退——身後就是他們的家鄉,他們的親人!
“殺!”左寶貴帶頭殺向衝上來的日軍。身後的六千子弟兵跟著就衝了出來,頓時灰黑兩股人群就攪在了一塊兒。
十幾個親兵很自熱地就護衛在左寶貴兩側,朝著日軍殺了過去。主將血勇,士兵們受到感染也是拚著命地招呼對方,上著刺刀的步槍,腰刀、砍刀、馬刀、大刀、紅纓槍、長矛??????甚至鍘刀,左部拿著各種各樣的武器跟對方攪在了一塊兒。
這些年來,清軍吃夠了西洋人堅船利炮、洋槍洋炮的苦頭,洋務以來,好多部隊都盲目地學習西洋,但又學偏了地兒。本來火器彈藥就不足,卻學會了洋人依仗強火力作戰的方法,自身的近身肉搏反而擱了下來。左部號稱精銳,十幾年前就開始裝備火器,在國內縱橫幾十年倒也沒有碰上過什麼白刃戰。時間長了,也就逐漸荒廢了這項,如今驟然和日軍白刃相向,才發現好多士兵根本就沒有裝備刺刀。
左部已經發揮了最大的戰力,奈何戰場上拚的是實力,是素質。疏於刺殺訓練的清軍怎麼能是精於白刃搏鬥的日軍的對手,雖然在主將的激勵下,這些透支著戰意的清軍堪堪擋住了主攻上來的兩個聯隊,但己方的傷亡卻在飛速地增加,往往是兩個甚至三個清兵的傷亡才能換一個日兵的死傷。
隨著時間的流失,白刃戰的慘烈開始逐漸顯現出來,決死攻擊的日軍是愈發的瘋狂起來,左部的傷亡也開始直線飆升起來。
麵對慘重的傷亡,激烈的近距離廝殺,左部士卒被主將的英勇激發上來的餘勇逐漸消逝殆盡,開始不斷出現小規模潰敗,最後當日軍那個擔任預備隊的十四聯隊衝了上來以後,日軍無論是從單兵戰力還是作戰意誌方麵都占據了絕對優勢。在幾個聯隊長的指揮下甚至開始對清軍實施了穿插包圍一網打盡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早以透支了戰力和戰意的左部士兵終於徹底地崩潰了??????
“放開我,我左寶貴要於牡丹台共存亡!”
“放手,我命令你們放手!!!”
??????
不顧左寶貴的掙紮吼罵,幾個親兵架著他就往玄武門方向潰逃,保護主將本就是他們親兵的職責。潰敗的清兵迎麵就和一對穿插而來的日軍迎頭撞上了,激烈的衝殺瞬間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