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集團和東升集團忽然爆發了一場非常嚴峻的爭奪戰,在商業裏這樣的事情是常有的,不過在弘揚集團這樣的事情還是第一次。
何旭陽用一些手段將弘揚集團原本和外商定下的一單要簽成的合約截了過來,這樣的事情在弘揚發生還是地第一次,所以弘揚內部人員都很驚訝
何旭陽搶走的這單生意導致弘揚損失了一大筆錢,雖然之前弘揚集團跟外商是口頭商定的,但是弘揚集團前期的宣傳,還是做足了戲的,而且各個部門也開始運營,所以這個消息爆出來的時候,讓弘揚集團損失了很大一筆資金。
而且這件事情在商業界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醜聞,一般成功定下的,都很少反悔,除非是曝出驚人內幕,導致雙方口碑的滑坡,引發合作下降風暴,而弘揚算是業界實力非常過硬的公司,這樣的事幾乎沒有遇到過。
這件事情讓何旭陽著實風光了一把,想何旭陽的集團,在川城不能說是數一數二的集團,畢竟在東升集團前麵還有連氏集團跟弘揚集團。
這件事情曝光以後幾乎蓋過了宏揚和弘揚兩個公司的合力,大批的媒體蜂擁而至,媒體記者都很像采訪一下東升集團的何旭陽,大家也是都很想知道何旭陽是怎麼樣才將這筆單子搶下來的。
所以在事件曝光以後,何旭陽每天坐在車裏,每天出門都有很多的記者圍著,就算是東升集團觸動了很多保鏢,可是也耐不住這些記者的瘋狂。
如果這件事情換在連城的身上,連城一點不會理會這些記者,這些記者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瘋狂,隻是因為何旭陽以前的口碑比較好,而且人也比較溫和,很多記者以前也采訪過何旭陽。
所以這次的事情,何旭陽依然還是保持著自己一貫的作風,又很多記者想要采訪他的時候,他非常大方地走下車,然後認真傾聽每一個作者問的問題,而且,很耐心的給每一個坐著進行解答。
雖然這件事情並不是對何旭陽有利的事情,有很多人覺得何旭陽現在厲害了便開始搶別人的單子,但是因為何旭陽很好的太多,讓很多人開始導向何旭陽的東升集團,何旭陽在兩天之內,瞬間風光了起來。
連城在公司看到這些新聞後,給何旭陽打過去一個電話表示祝賀,同時也是像看一下何旭陽是怎麼樣拿到了本該屬於弘揚集團的單子。
但是連城跟何旭陽的這通電話,連城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他掛斷後,輕輕靠著老板椅思考到底何旭陽是挖到了什麼後台,才得以在商場受到這樣大的助力,否則以東升集團本身的實力,想和和弘揚搶了一單已經口頭協定好的生意,還是不太可能的。
弘揚集團與外商的合作失之交臂後,弘揚集團陷入比較危險的一段時間,但是隻是外部宣傳的弘揚集團比較危險罷了,因為弘揚集團的王冕一直都是麵色平常。
在一次又一次股東大會上,他坐在股東大會上聽那些中層管理的彼此討伐,大多是將這件事的根源怪罪在業務洽談部門和一些市場策略的失誤上,會議結束後,他回到辦公室,張嬙臉色有些不好看,“王總,我真沒想到何總是這樣人,您和他不是朋友嗎,以東升的實力,想和其他公司搶生意簡直易如反掌,為何要花費這麼大精力和我們搶。”
張嬙在看見新聞以後,也是很生氣的,畢竟在他們的眼裏,覺得連氏集團的連城,弘揚集團的王冕,東升集團的何旭陽,他們三個人是關係很好的朋友,一直以來,他們三個人在川城三足鼎立,也沒見過誰去搶另一個人的生意。
但是讓張嬙沒有想到的是,王冕並沒有生氣,臉上掛著非常溫潤的笑意,“商場上沒有永久的朋友,隻有在利益共同下,暫時的夥伴。所以不要用我和何旭陽的私交,來看待我們在商場上的每一步棋,他可以對我下手,這沒有什麼讓人驚訝。”
張嬙聽了王冕的話以後,咬了咬嘴唇,“可畢竟,也要顧及現實中的私交。”其實在川城又很多像張嬙這樣的人,都會覺得何旭陽這樣做事情未免太不地道了,畢竟他跟王冕再怎麼樣私下裏都是比較好的朋友。
王冕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在王冕的眼睛裏看來,好朋友之間搶生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於是王冕開到張嬙說道,“我們的私交並不是多麼好,隻是點到為止。這一單生意誰拿下來都能讓自己公司在商業界朝前邁進一大步,在利益麵前,內部人士也可以自相殘殺,何況我們原本就處在競爭對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