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風水羅盤與住宅方位(1 / 1)

一、風水羅盤的定向原理

傳統住宅的方位朝向特別講究,不僅考慮物質條件,還受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現代住宅中如何選擇朝向,也大有可探討之處。

因為住宅的方位朝向決定著日照條件、通風條件、景觀條件等,是建築環境規劃和建築設計要首先考慮的主要因素。古今中外,測定住宅方位都是采用兩種係統,一是利用宇宙天體測定天文子午線方向;二是利用地球的磁極性,測定地磁子午線方向。地軸實際上是一條假定的穿過南極和北極的一條軸線。地軸的兩個端點,即地球的南極點和北極點。在地球表麵,聯絡兩個極點的線叫經線,也叫地理子午線,與緯線和地球赤道垂直相交,經線指示的是正南正北方向。

在地球上,人們看到的其他天體,假定是在一個比地球大得多的球麵上,在風水學和中國古代天文學中這個假想的球稱為天球。地球上的人們看到日月星辰的運轉,看上去是天球在不停地運動,實際上都是因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天球旋轉的軸叫天軸,它是地軸的延伸,與天球相交的兩點叫天極,天極是地極在天球上的反映。天極也分為天北極和天南極,北極星是天北極的標誌。在天球表麵連結天球兩極的線,叫做天子午線,天子午線指向天球南北方向,用天球兩極定向,叫天子午線測向。由於天球與地球是兩個同心圓,所以天子午線和地球子午線測向的道理相同,結果也一樣。

風水羅盤測定方位的原理,乃是利用地球的磁極性。巨大而旋轉著的地球,也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已經磁化的地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地球磁場的磁力線從南磁極,環繞著地球到北磁極。利用磁針指向磁極的特性來辨別方向,這就是指南針定向,又叫地磁子午線定向。

由於地軸與磁軸不重合,地裏的南北極與地球磁場的南北極是不一致的,因此地理子午線(經線)與地磁子午線之間有一個夾角,這個夾角叫磁偏角。

風水羅盤的外觀呈外方內圓,內盤呈圓形,一個圓周為360°,每15°折成一個方位,這樣風水羅盤上就有了二十四個方位。

在風水羅盤上,二十四個方位用後天八卦的四個維卦(乾、坤、巽、艮)、天幹中的八個(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成。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360°,即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十五天一個節氣,即一年二十四個節氣。風水羅盤的二十四個方位與二十四個節氣有關。這二十四個方位,在風水定向學上稱為“二十四山”,所謂“山”,即指“向”。

因風水羅盤的磁針特別容易受外界磁場的幹擾,遇到磁場紊亂,地質不尋常的地方,磁針就會“浮而不定,偏東偏西,不歸中線”,那麼這樣的地點就不會是風水寶地,選擇方位時應當避開。所以說,即使是在今天,人們的住宅或者工作場所也應該遠離金屬礦場、高壓線、發電廠變電站以及信號發射塔的建築物,因為這些場所都有很強的磁場活動。

風水學上,為了融合陰陽術數,進行精準的推算,對定向的二十四方位也進行了五行屬性劃分。在進行建築選址的時候,根據主人的生辰八字、五行屬性,與建築朝向的五行屬性進行比照,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確定風水的吉凶。

二、風水羅盤測定住宅方位

用風水羅盤對建築物方位進行初步測量時,手持羅盤,選定的建築物基址,穩定站立,雙手拿著羅盤,以水平狀態放於胸前,並使羅盤外邊或者羅盤上橫著固定的細紅線與建築物牆麵平行,再用手指轉動羅盤的內盤,使指南針與天池內的子午線重合,這時,羅盤上指向建築物的細紅線壓在二十四山的某處,這個位置就是建築物的坐向。例如,如果細紅線壓在二十四山的壬、丙,就表示你所要選擇的方位是壬山丙向或丙山壬向。

使用風水羅盤確定建築物的坐向或者朝向有兩種方式:一是建築內測向法,另一個是建築外測向法。

建築內測向法,風水師先要站立於建築內的平麵中心,按照上述手持羅盤的步驟,先大致觀測,背對建築為坐山,麵對建築為朝向。確定建築的坐向或者朝向,還可以采用建築外測向法,即人站在建築之外觀測。

采用建築外測向法時,以人麵對建築物為坐山,背對建築物為朝向。在室外測量要注意不可在高壓電線的下麵開盤,應離開高壓電線三至五米。

由於現在建築物的牆體或者家具裏都有鋼鐵材料,會對指南針造成幹擾。所以一般不把羅盤直接靠在建築物的牆體上或家具上測量。如果將羅盤直接靠在內有鋼鐵材料的建築物上測量,其測量的結果也必定不準。

用風水羅盤測定方位時,如果測定的地方有金屬幹擾指南針的磁性時,指南針就會有所偏差,如此測量出來的方位也就不準確了。所以,測定方位時,為了避免周圍環境對指南針造成幹擾,避免指針出現偏差,在距離被測量物體兩米以上的地方,且此處一定沒有金屬物質,放置羅盤,這樣測量出來的方位,才會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