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調兵遣將(2 / 2)

早朝時,文武百官齊立,為這件事商量對策。

應戰在所難免,但現在關鍵是派哪些武將帶兵前往。

東宮這邊梁將軍站出來主動請命帶兵前往。

如沒有其他文臣武將反對的話,那就是他了。

可劉斐怎麼能讓他們如願。

自己才是當朝大將軍,要是梁將軍都主動站出來了而他這大將軍卻不發話,那豈不是讓人看扁了。

雖然劉斐不想蹚這趟渾水,但是由不得他不響應。

此次北征主帥,帶兵二十萬,皇帝會交付兵符印,就等於是掌握了北征軍的兵權,他怎麼可能任由太子黨的武將分走這部分兵權。

現在有了一個鎮西侯已經讓人忌憚了,要是這部分兵力再握在了太子手上,後果將對他們極其不利。

所以劉斐怎麼也得硬著頭皮上。

往好的方麵想,這仗還沒打,怎麼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這幾十年,大玥練兵強國也不曾懈怠過,此一時彼一時,道古國鎖國這麼長時間,說不定早就沒落了。

隻要這場仗劉斐打贏了,那就是名垂青史的英雄名將,有他掌控著北征軍在手,到時扶持晉王上位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這樣一想,劉斐當然昂首闊步站出來,中氣十足、擲地有聲道:“國家危難,臣身為一朝武將之首,此事責無旁貸。臣恭請皇上,準臣帶兵前往。臣必鞠躬盡瘁,一日不掃除外患,一日誓不歸朝!”

和梁將軍相比,當然是派遣大將軍做主帥當然更能震懾敵人。

皇帝心裏門兒清,太子東宮已有鎮西侯,要是再讓梁將軍領兵,掌握了大玥的兵家重權,皇帝也不會十分放心。這劉斐不是東宮黨,而是晉王黨,如此正好能平衡。

不然皇帝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把劉斐放出來了。

是以皇帝當即任命劉斐為北征主帥,待兵力糧草調集以後,立刻率兵前往。

鎮西侯江意亦站了出來,站在為國解憂的立場上,請求率領西陲軍一同前往。

劉斐當即回身,態度極其輕蔑,反駁道:“怎麼,鎮西侯是覺得我拿不下,還需得一個娘兒們帶兵幫忙?”

江意十分謙謹,道:“大將軍誤會了,我與大將軍同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北疆有患,豈可坐視旁觀。”

劉斐哼道:“當年太上皇北征,我亦在其列。我征戰沙場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確實,劉斐參加過北征,隻不過那個時候他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副將,都是打了一些邊緣化的仗,並沒有加入過主戰場。

現在仔細一想,道古人是個頭要高大一些,但那時候他也殺過道古兵,覺得根本沒那麼可怕。隻不過因為最後吃了敗仗,在時間的發酵下,越發把道古人神化罷了。

如此,劉斐拿出一股勢在必得的架勢,任誰見了都有理由相信,此戰他必凱旋而歸。

因著皇帝需得重用他,百官需得指望他,他當朝羞辱鎮西侯,旁人不宜出聲打抱不平。

戰事當前,這些口角紛爭當然是能免則免。

江意自己更是分毫不怒,也不辯解,默默地當好這個受氣包。

皇帝見狀振奮了些,道:“那就請大將軍替朕掃除北患,鎮西侯暫留京都,冶兵營的軍械武器尚在完善中,還需得鎮西侯盡快督造好,以支援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