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斐在北征大營緊急調動將士們準備下一次迎戰道古。
這幾次勝仗打得他和他的部下紅了眼,一路勢如長虹,將道古軍擊得節節敗退。
道古軍也就最開始的時候耀武揚威,而今卻如縮頭烏龜似的隻管往後逃竄。
就以目前這樣的勢態持續下去,隻要保證大玥軍連連得勝,徹底滅掉道古軍的威風,再要不了幾場仗,就能把道古軍徹底趕出大玥邊境。
劉斐這幾場仗都贏得比較輕鬆,道古軍於他而言簡直不堪一擊;再者這邊境之地他也待煩了,隻想快點打完仗凱旋而歸,到時候他便是大玥最強的悍將,誰還敢質疑他的軍威?等回了京,就是皇帝見了他也得敬上三分。
劉斐想到凱旋後的光景就有些急不可耐了。
加上道古軍落荒而逃,這時劉斐的探子又查到有一批道古主力軍正避開大玥軍而偷偷行軍;據劉斐收到的消息,道古軍遠征至大玥土地上,龐大的軍需糧草似乎後續還沒補給上。
這正值他們士氣低迷而又力量薄弱的時候,如若能重創這批道古主力軍,那兩國戰勢將毫無懸念立刻見分曉。
所以這一戰至關重要,如能取勝,幾乎是贏定了道古軍。那麼這場戰爭很快就會結束,而他劉斐也會從此名垂青史。
因此劉斐才會緊急調動將士們備戰,前往突襲道古主力軍。
論兵力劉斐這邊的士氣大漲,論地形他比道古軍更熟悉自己這邊的地形,還有道古軍糧草補給不上支撐不了多久,正是天時地利人和,要是錯此良機就再難有下一次這樣的機會了。
關鍵是想要突襲道古主力軍還有一個極為優勢的地理條件,那就是劉斐他們知道一條可以趕超道古行軍的捷徑,隻要通過那捷徑,就能包抄道古主力軍。
所以這件事在劉斐看來,是十拿九穩的一件事。
眼看著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正是行事的好時候。
然,劉斐和他的部下整裝就緒,另一部分將領卻極力勸諫道:“大將軍三思!此事看似處處於我們有利,可實則也太輕鬆容易了一些!末將以為,這其中必定有詐!”
劉斐和他的部將們對這些將領們的勸諫都已經聽得煩不勝煩、十分惱火。
部將就道:“咱們這一路打來,你們這些人瞻前顧後、畏首畏尾,隻嘴上說有詐有詐,結果呢,到最後大將軍不還是打得道古兵潰敗四逃!啐,一群貪生怕死之徒!”
另一部將道:“正是因為你們這些人拖了大家的後腿,本來這場仗在大將軍的率領下早該結束的,結果卻被你們拖拖拉拉到現在!
“眼下大勝在即,你們卻屢次阻攔,究竟是何居心?!如此霍亂軍心,莫不還是道古軍的奸細不成?!”
如果那極力勸諫的將領再進諫,恐怕就真會被當成敵軍奸細來處理了。
所以那將領再想說什麼時,就被旁邊的將領給拉住了。
這場決定性的戰役如若獲勝,那就是妥妥的功名在身、受萬人敬仰了,劉斐將親自帶兵,麾下領兵將領也都是自己的部下。
這種搶占軍功的事情,當然得自己人來。而且交給那些保守派的將領,劉斐還不放心,擔心他們畏首畏尾反倒貽誤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