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義父(1 / 3)

“咱們過去看看?”阿布首先說道,他看出來芸娘有些異常。

“嗯,聽起來這個彈琵琶的人好像很傷心,有種生無可戀的感覺。”

阿布邊走邊暗自嘀咕芸娘原來這麼厲害,聽個琵琶聲都能聽出彈奏者的心聲,可惜自己的功力不夠啊,隻能再次發出精技於斯的感歎了。

循著聲音,很快就來到了一座院落前。是一個臨街門坊,借著燈光能分辨出來門框上的牌匾上寫著樂器坊的字樣。雖然早已過了打烊的時間,門卻依然開著,屋內點燃著燈火,一人坐在門檻上,懷抱著一個琵琶,嘈嘈切切的彈奏著。見有人來,既不起身攬客,也不主動介紹,仍獨自彈奏著,好像獨自留戀在自己的世界裏一般。

借著燈光,見此人一身灰色長衫,頭發披散著,黑發中參雜著白絲,臉上胡子拉碴,四十餘歲的樣子,眼神聚焦於身前的某一個點上。這種造型經常見於後世的各種武俠作品中,多是以一個落魄江湖的大俠形象出現。可在唐朝這個時代就顯的有些怪異了,隻能說他已無心打理自己或者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了。

芸娘又聽了一會兒,看了阿布一眼,便上前問話:“店家,可否進店內一觀?”

這個中年的男子抬頭看了芸娘一眼,又看了看她身後的阿布和吳夜,好像才發現他們似的,隻說了一句“請自便”,隨後又浸入了自己的音樂世界。

芸娘率先走進店內,吳夜好像也察覺到了當前的氣氛有些不對勁,也不再大呼小叫了,拉著阿布的手,安靜的跟在一旁。

店內空間不大,點著兩支白色蠟燭,在燈光照耀下,顯得十分亮堂。中間為空,四周牆壁上,用木板隔斷為一個個的櫥格,裏麵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樂器。

阿布除了琵琶、笛、簫、嗩呐以外,剩下的就不認識了。芸娘邊走邊低聲為他介紹,好像怕打擾到店主的彈奏似的。什麼五弦、三弦、豎箜篌、鳳首箜篌、答臘鼓、篳篥等,讓阿布大開耳界。

過了一會兒,芸娘走到牆邊,拿起了一個琵琶。傾聽著店家的彈奏聲,循著節拍,撥動了自己手中琵琶的弦。

門檻上的店家好像在睡夢中,忽然被驚醒了似的,回頭望向店內撥弄琵琶的女子。他接著又彈奏了幾下,而芸娘也跟著彈奏了幾下。接下來兩個人你彈一段,我撥幾聲,一唱一合,好像兩個人在用琵琶交談,有時急切、有時低緩。

吳夜偷偷拉了拉阿布的手,阿布蹲下來,吳夜趴到他的耳朵邊,悄悄問阿布:“姐姐怎麼也玩起琵琶了?”

阿布摸了摸他的腦袋,說:“我也不知道,好像她們在用琵琶說話呢。”

彈奏了一陣,這個中年男子停下彈奏,起身回屋。對著芸娘深施一禮,芸娘急忙向旁邊躲開。隻聽這人用有些沙啞的聲音道:“沒想到此生還能碰到小娘子這樣的知音人,這是在下的榮幸。多謝你的開導,可人生無常,我活著已沒什麼意義。”

芸娘斂衽一禮,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之,先生音律高絕,天下之大,又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呢?”

男子眼神一黯:“獨子夭折,妻子傷心過度,也隨之而去。妻兒已故,陰陽相隔,我又何必獨留世間受苦。”

阿布這下算是聽明白了個大概,芸娘從男子的琵琶聲中聽出他含有離世的意思,便好心跑過來,並用琵琶彈奏音樂來開導他,可他老婆孩子全沒了,生無可戀,也準備去死。可見這個人也是用情極專之人。

能用音樂表達自己的心聲,能描述自己的情緒,這得是達到了多高的造詣?就衝芸娘願意主動勸解這位男子這一點上,少不了我也得盡力而為了。

不過既然你還願意和別人交流,那就說明對這個世間還是有留戀的,那就好辦了。

阿布上前施了一禮:“這位先生,不知可願詳談一二?”

中年男子看了阿布一眼,心說我在和音樂知音交心,你橫來插一杠子是幾個意思?但見阿布樣貌俊朗,眼神清亮,又是與芸娘同行之人,也不便發作,便道:“幾位稍等。”而後去了後院,出來時,已將頭發用一個簪子挽起,手裏拎著四把胡椅,阿布幫忙接過。店家又去了後麵搬了個小幾,擺放幾樣水果,將店門關閉,幾人才分賓主坐下。吳夜閑不住,在各個樂器前看來看去,還不時的動手擺弄幾下。芸娘怕他弄壞,便不時的去看護一二,店主便說:“不要緊,不值什麼錢,小孩子喜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