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裏,大家的工作積極性簡直爆棚,他們心裏都充滿了一種奇異的成就感,因為他們親眼見證了工業科技帶來的神奇,同時他們也是這種科技的創造者和實踐者。
在實驗過程中,他們又在三號作業區,加了一道烘焙碳酸氫鈉的工序,直接將碳酸氫鈉變成了碳酸鈉,這就是真正的純堿了,而加熱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又重新導入到三號鹽水池,循環利用。
已經熟練掌握了各自操作流程的這撥人,徹底迸發了工作的熱情。隻要看著白花花的成堆的堿,被無中生有的製造出來,他們的身心就會被一種巨大的幸福感所包圍。他們其實已經忽略了製堿的最初目的,他們隻是單純的抱著一個念頭:製堿、製堿、再製堿!就像一個小朋友忽然得到了新奇的大玩具,怎麼玩都不會厭倦。
到了最後,阿布隻能把他們強製叫停,否則儲藏的鹽都快要被他們揮霍一空,過冬都成困難。如果數九寒天再去外麵兌鹽,那將會遭遇千百倍的困難與艱辛。
阿布把所有參與的人員都叫到一起,開了一個階段性的總結會議。通過近段時間的磨合,每個人都能熟練的掌握自己的業務,同時還總結出了很多的經驗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比如隨著碳酸氫鈉的析出,鹽水池的氯化鈉含量會降低,加入和攪拌鹽的速度會跟不上,可以在旁邊建一個備用的鹽水池;如有需要,直接將備用池的飽和鹽水導進主池即可。
還有在氯化銨結晶時,會粘到壁上很厚,雖然用刀可以刮下來,但比較麻煩,以後可以想辦法改進一下。
另外,如果能把三號作業區的主鹽水池溫度降低,就可以降低溶解度,這樣就可以加快堿的析出速度。降溫的方法可以采取水冷或者芒硝製冷的方式。這個建議是劉遠祿提出來的,看來他對化學領域的理解已經相當深刻了。
大家夥兒議論紛紛,七嘴八舌、好不熱鬧。阿布隻能感歎一句: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實踐出真知啊!他們所提出的各種建議,不正是後代逐漸完善工業體係的縮影嗎?他直接找人把這些經驗、建議及遇到的問題全部記錄在案,以備以後的改進使用。
最終得到的產品有成堆的焦炭、生石灰、純堿、氯化銨、瀝青,還有好幾缸的煤油。阿布叮囑大家哪些需要密封,哪些需要防潮,分門別類的存放起來。同時李寶田已經按照阿布的說明,領著人在那邊,著手製作模具了。按照現在的純堿儲量,阿布覺得應該先為大家做一批玻璃盤、玻璃碗、玻璃燈出來。讓大家真真切切的感覺到科技的力量。
對於生產出來的產品,焦炭就不用說了,直接拿來生火做飯取暖就是。
最先受到大夥兒追捧的是煤油,之前大家的生活節奏都是傳統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照明就需要油,而僅有的羊油牛油用來做飯都不夠,哪裏舍得來照明。所以大家晚上的生活一般是先給小孩子講故事,哄他們睡覺,而後老夫老妻的做一些上上下下的體力活兒,一閉眼就第二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