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告訴楊文才,因為棉花的纖維比較長,製造出來的紙,韌性和張力都會好上很多。
另外由於這裏氣候的原因,生產出來的棉花質量更加優秀。
他可以嚐試著在棉花纖維中混入各種樹皮、麻草、木材纖維。
同時還可以嚐試使用多層紙張疊加的方式,在裏麵壓入絲線或者花紋,作為防偽標誌或水紋。反正就是喜歡怎麼弄就怎麼來,不要被大腦局限了思維。
前期的試驗不需要大劑量的投入,因此也消耗不了不了太多的原料。
老楊頭把阿布說的這些話都一一記了下來,他現在對阿布可以稱得上言聽計從。
一是感激他救了這麼多鄉親的性命,二是欽佩他年紀輕輕就知道這麼多的知識,簡直就是一個活諸葛!
老楊頭全身充滿幹勁,隻要按照阿布先生的指引去做,總是能得到各種驚喜。
如果套用一句他所不知道的後世的話,那可能就是“信阿布,得永生”了。當然,這隻是玩笑!
至於製造紙鈔的念頭,阿布還真不是一時興起、隨便說說而已,他一直有著這樣的打算。
現在無論大唐王朝疆域之內,日常生活所涉及的交易,還是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交易時使用的貨幣極其混亂。
金幣有之、銅錢有之、西域各地更是出現了少量的銀幣。
特別是各國之間往來的商隊,大宗的貿易直接拿絲綢做貨幣的更是普遍,因為其他國家都不能生產絲綢,物以稀為貴,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有些地方使用以物易物的現象也不少。
這樣的貿易方式,貨物與貨幣的兌換、攜帶都十分的不便,明顯阻礙了貿易的往來和經濟的繁榮。
在現有的條件下,想生產一件產品,缺乏的原料太多,局限性太大,必須依靠廣泛的貿易才能補齊短板。
據阿布所知,所謂使用紙幣“交子”,進行貨物交易的記錄,是在北宋年間才開始出現的。
既然如此,那麼製造使用紙幣就先從他這裏開始吧。
通過科技的優勢,搶先一步,製造出超前的產品。
依靠產品來推行紙鈔,等紙鈔被大家廣泛接受後,就會進一步刺激經貿的發展,這是一個互利互惠、相互促進的過程。
如果大家都使用同一種鈔幣,不論攜帶還是交易,都會帶來很大的便利。
阿布同眾人告別,走到門口時,阿布忽然想起一事,便轉頭和楊文才商量說,這些紙張先別流傳出去。
等到年底,期末考試結束後,優先發給成績優秀的學生,刺激一下大家的學習積極性,你看這樣如何?老楊頭欣然同意。
隨後,阿布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李寶田製作玻璃的岩洞。
他很好奇,這個以前的燒瓷匠人,能把玻璃器皿的製造發展到哪一步,他可是已經看到了劉遠祿使用的玻璃杯。
應該說無論工藝還是造型,以及玻璃杯的透明度,都已經相當的驚豔和優秀了。
到了上次製作玻璃碗的地方,他發現無論是工作人員的數量、還是作業區規模的大小,都比以前壯大了不少。
眾人見到阿布的到訪,都熱情的同他打著招呼,臉上都流露著興奮熱切的表情,好像一個個拿到了好成績、期待家長表揚的孩子一般,氣氛頓時也高漲起來。
李寶田走了過來,略帶得意的說,他已經大致掌握了吹玻璃的法子,接著對其他人說:“小夥子們,將手裏的活計都先停一下,咱們給先生演示一下咱們的最新進展。”
其他人哄然叫好,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工具,一個眼睛靈動有神、名叫李正齊的小夥子說道:“李大哥說了,先生絕對想不到,他這麼快就會掌握這個絕活的。”
李寶田瞪他一眼,還不幹你的活去。
這個小夥子對李寶田的責備也不以為意,一邊微笑著,一邊在手裏拿起一個鐵鉗。
這時,旁邊又有一個人走過來,幫著打下手。
準備完畢,李寶田要開始作業了。
他首先拿起一個長近一丈的木管,尾端是一個約兩尺的鐵管。
李正齊用鉗子夾開灼熱的爐門,李寶田用鐵管的一端在爐內的坩堝裏,小心翼翼地挑出一團黏稠的、鮮紅色的玻璃熔漿,另外一人又重新關上爐門。
李寶田將木管架在一個鐵架上,一邊轉木管,一邊用力的吹氣。
另一端的玻璃黏漿略略鼓了起來,接下來,他把鼓起的玻璃黏漿放進一個鐵製的模具裏,依然邊轉邊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