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陸續也發生了一些事情,哪怕是遠離政治中心、在千裏之外的山穀眾人,也都得到了消息。
有的消息是來往的商隊交談時了解到的,有的是分布在各地的負責人整理回來的,阿布有時也想,如果以後在各地建立起分店,另外再發明出遠距離通信設備的話,是不是可以把各地的分店發展成情報機構?
前些年大唐和吐蕃雙方都想擴大自己的勢力,而且鎮守邊關的將領也都想著從戰爭中獲取功名,幾經試探摩擦,戰事遂起。
吐蕃有備而來,北麵聯合突騎施,東南方向又和南詔聯合,一時間對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驟起的戰事造成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商路的斷絕,各地商人哪怕再想賺取巨額的利潤,首先還是要保住性命不是?
從陽關經若羌、且末、精絕至於闐的那條商路,以及另外一條走青藏高原、經青海湖畔的所謂青海之路全部關閉。
而遠離戰場的天山南路仍然可以通行,已經成為了天山南路一個重要修整點的阿布旅店的生意也更加的興隆。
每個路過的商隊都會停下來休息或進行交易,畢竟很多產品隻能在這裏才能買到,每天都摞起來老高的訂單讓所有人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各項生意訂單大漲,擔心的是萬一哪一天戰火燃燒到這裏,那可怎麼辦?
在這種忐忑不安的情緒中,每個人都加足了馬力,山穀內的生產規模也都擴大了好幾倍,各種產品源源不斷的運送出來。
在這樣的環境裏,山穀積累起了驚人的財富,已經足夠支撐起阿布遍開分店的計劃,這一年,時間來到了開元二十八年,唐朝全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口也達到四千八百一十四萬之眾。
這一年,嫁於吐蕃的金城公主去世,吐蕃派使者告喪請和,恰逢豐收之年,玄宗皇帝自持文治武功,信心滿滿,給予了回絕,於是唐朝與吐蕃邊境,陳兵屯馬,磨刀霍霍,狼煙不斷。
阿布比較關心的詩人杜甫在幾年前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其父時任兗州司馬一職,杜甫於是赴兗州省親,開始了齊趙之遊。
而另一位李白就比較瀟灑了,移家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日陳飲,號稱“竹溪六逸”。
阿布很想親眼見一見這兩位詩耀千古、流芳後世的傳奇人物,他想著要不直接派人,把他們給抓過來算了,也避免他們以後走投無路、潦倒致死的可悲下場。
可另一方麵,他們這樣的文人從小接受的就是“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儒家思想,不讓他們碰壁幾次,不讓他們覺察到整個政治體製的黑暗和腐敗,他們肯定是不會死心。隻待以後在他們窮困之時,再施手搭救了。
南詔國在前年歸順大唐,南詔皮羅格封雲南王,賜姓名蒙歸義,而在去年,唐大破突騎施可汗吐火仙。
兩下裏,算是解除了大唐的東南和北部危機,卸掉了吐蕃的左膀右臂,這才是玄宗皇帝,敢於和吐蕃直接放硬話叫板的最大底氣。
在開元二十八年這一年裏,兩位後世也很著名的詩人先後離世:張九齡、孟浩然。其中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中,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幾乎家喻戶曉,僅憑這一首詩,就足以讓張九齡名傳千古。
而孟浩然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一詩更是讓後世的小朋友玩壞了,編排出各種不同的版本。
阿布暗下決心,對於這樣有名的大詩人,以後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進行保護和支持,畢竟掛一個就少一個。
現在阿布旅店會不時的舉行發布會,拍賣新發行的小人書、珍稀的珠花,偶爾也會有燃燒時明亮無煙的酒精燈、稀奇古怪的物理、化學書籍等,隻是價格都相當的感人。
畢竟這都是專門為有錢人設計的遊戲,或者說專門為他們挖的坑。
哪怕這樣,但仍有很多的人趨之若鶩,樂此不疲,特別是小人書的拍賣,場麵更是瘋狂不已。
畢竟每次發布新版的小人書之前,阿布都會快馬加鞭,先為皇宮先送去兩套。
聖上、楊美人都喜歡看的書,誰不喜歡看,誰又會不看?一時間阿布旅店出版的小人書,憑借著其精美的印刷質量,簡練流暢的畫風,曲折生動的情節,迅速征服了一大批生活乏味可陳的貴婦人,以及養在另家別院的金絲雀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