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不再猶豫:任何結果都好過沒做(1 / 1)

很多事,我們並不是不知道該如何做,但我們猶豫了。

想有好的身材,我們知道在哪裏有一個物美價廉的健身班,什麼樣的運動能練出人魚線,什麼樣的跑鞋和運動服符合自己的喜好,什麼樣的食譜能夠降低脂肪的攝入,什麼時間最適合健身,什麼樣的食物應該被拋棄……我們知道關於減肥健身的一切信息,卻始終沒有開始。

想要讓自己有健康的飲食,我們知道應該買什麼牌子的鍋具,什麼牌子的刀具經久耐用,哪一個食譜軟件評價最高,什麼樣的油健康……對廚房,我們並非一無所知,卻始終沒有動手去做第一道菜。

想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於是買了很多書,打折時候囤了一堆大部頭,朋友推薦時也毫不猶豫地下單,看著書架漸漸充實有一種成就感。但是,大多數的書,我們甚至沒有翻開第一頁。

想要撿起外語重新學習,做了計劃,買了教材,下了一堆美劇做輔助,手機裏裝了單詞軟件,結果除了看看劇,單詞卻始終沒開始背,這樣的事一次次發生。

想找個優秀的人談一場高質量的戀愛,最後走進婚姻結伴過完這一生。但卻不去提升自己的形象,不去多多接觸優秀的異性,對工作也無精打采,好不容易換了個造型,很快又覺得自己在瞎折騰,終於把愛情當成了求不得的夢想。

在猶豫之中,我們錯過了多少美好的東西?我們一次次後悔,倘若沒有猶豫,我們會考進更好的大學,進入更好的公司;我們會有更美的形象,更豐富的生活;我們會有更好的心態,更順利的人生。然後我們又否定了自己,告訴自己即使努力了也未必會有結果,自己隻是個普通人,也隻能當個普通人。

猶豫是消極的伴侶,它發生的時候,我們明明有很多機會;它結束的時候,我們已經被消極所籠罩,對現狀束手無策。一旦它成了思維習慣,也就成了我們再也擺脫不了的陰影,它會在每一個需要果斷、需要行動的緊要關頭,輕飄飄地在腦海裏說:“真的要這樣做嗎?”“再考慮一下吧。”“你好像做不到。”“失敗了很難看哦。”於是我們的腳步停止了,又一次機會擦肩而過,留下一聲歎息。

人為什麼會猶豫?因為恐懼,一切猶豫行為,都能看到恐懼的影子。

有人喜歡幻想,遲遲不肯行動,在幻想中把美夢做了個遍,得到虛幻的滿足。就是因為幻想太美,現實太冷酷,他們害怕一旦行動,就會連虛幻的滿足都沒有。

有人不斷談論自己想做的事,不斷查閱資料,製訂計劃,卻不敢開始,害怕資料沒有用,自己沒有能力,害怕現實逼迫自己看到自身無能的那一麵。

有人做事遲遲不肯加快速度,總是害怕失敗,害怕失敗帶來的自責和嘲笑,所以畏懼決定,恨不得有人為他做個決定。

有人幹脆說:“為了不確定的結果浪費時間,不值得。”多麼冠冕堂皇的借口,幾乎掩飾了內心的猶豫,他們怕別人看穿自己的怯懦。

猶豫的人必然消極,常常兩頭落空,因為他們始終無法把雙腳踏到實處,確定自己的方向。想要告別消極,首先告別猶豫。麵臨選擇,不要瞻前顧後,選自己喜歡的那個。當你告別猶豫的生活,開始為目標努力,你會發現選擇並不可怕,你要麵對的也不過是“做到了”和“沒做到”兩種結果。不論哪種,都會讓你有所收獲,好過“沒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