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蓮似有所思,隨後大為吃驚,就喃喃道:“是啊。有著如此後台和手段的人。他的目的,就遠不止大家想的那麼簡單了。這一次漢中王和太子夏岩領命北上和談,化解兩國戰事。大家都不看好,甚至很多人在私下裏認為太子和漢中王不過是替罪羔羊。絕對不會有好下場。然而,隨著我對淩傑了解的深入,我越發的感覺到。大家太低估淩傑了。甚至,連父皇都可能錯估了漢中王淩傑的能力。搞不好,他真的可以完成兩國和談。”
葉青蓮一臉的不可思議,最後還搖了搖頭:“這不太可能吧?北狄出現這麼大的亂事,夏皇陛下居然穩坐京師,隻讓夏岩和漢中王前來處置。可見陛下壓根就沒想過處理北狄的事務。無非就是找兩個人過來做替罪羔羊罷了。朝野上下所有的大臣,基本上都抱著這樣的想法。漢中王還能逆天改命不成?”
淩傑雖然有道境強者做後盾,給人強大的心理震懾力。但要想完成兩國和談,還是太難了。
連夏皇都放棄了的事情,漢中王淩傑和太子夏岩,豈能完成?
這不可能!
葉青蓮絕不認為淩傑有這樣的能力。
夏豐年沉聲道:“夫人,你恐怕還是低估了淩傑。他的底牌,沒人知道有多少。他的心思,更是深沉似海,神鬼莫測。和他接觸的越久,越發的感覺此人韜略通天,絕非尋常之人。雖然我也知道完成兩國和談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我就是感覺,淩傑此人,或許就可以完成兩國和談。”
嘶!
葉青蓮忽然深呼吸一口氣,呆呆的看著夏豐年。她沒想到,自己十分敬重的這個夫君,居然會給一個青年這麼高的評價。
這不符合夏豐年的一貫作風啊。
過了好一會兒,葉青蓮才慢慢的緩過神來:“王爺,如果淩傑真的完成了兩國和談,那麼……豈不是把整個朝廷百官都給震驚到了?甚至會直接顛覆他們的三觀。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啊。”
夏豐年沉聲道:“這當然不是好事情。顛覆百官的三觀倒沒什麼。主要是夏皇的心思。這一次北狄發生巨大的禍亂,夏皇心中早就一清二楚。卻並不準備抵抗,反而隻讓太子和漢中王北上和談。其實夏皇心中早就認定北狄之地的局麵沒辦法收拾。找兩個替罪羔羊頂罪就行了。夏皇心中已經做好了這種心理準備——漢中王和夏岩北上和談失敗,乃是帝國罪人。公開處決,以平民憤。如此一來,北狄的事情也就算告一個段落了。”
“這個結局,夏皇都已經寫好了。隻等漢中王和夏岩的敗報一到。北狄之地的事情,立刻就會劃上一個句號。此前,我一直以為這就是淩傑和太子的結局。但是現在,我越來越不這麼認為了。”
夏豐年麵色沉凝,自己給自己點了一根煙,慢悠悠的吸了起來:“所有人都認為淩傑和太子夏岩接下北狄和談的聖旨,是因為聖命難違。現在我覺得……他們早就有所部署。漢中王淩傑極有可能完成北狄和談。一旦如此,為難的就是夏皇了。”
葉青蓮微微好奇道:“夏皇有什麼可為難的?”
夏豐年道:“夫人你想啊。北狄戰亂,連夏皇都無力對抗,選擇找替罪羔羊蒙混過關。結果……被漢中王和夏岩做成了。你覺得夏皇心中會怎麼想?”
“會怎麼想呢……我還真的不……”葉青蓮一邊喃喃念叨著一邊思索著,剛開始的時候,葉青蓮並不感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可想著想著,話說到一半的時候,整個人頓時變得毛骨悚然起來。
她仿佛想到了什麼很可怕的事情,戛然而止,隨後猛然轉頭看著夏豐年,深深道:“夏皇都做不到的事情,結果被淩傑和太子夏岩做成了?那麼夏皇就不是高興了,而是心驚。朝廷百官,大夏帝國的士族豪紳,都會重新審視漢中王和夏皇之間的能力關係。”
夏豐年沉聲道:“夫人說的沒錯。就是這個道理。大臣們會想,夏皇都做不到的事情,淩傑和太子做到了。大臣們勢必會質疑夏皇的能力。這是夏皇親政以來,第一次麵臨這樣的信任危機。一旦北狄和談成功,夏岩和漢中王的聲望和威信會更進一步。而整個朝堂之上,也會重新塑造格局。這個格局,自夏皇親政以來,還是第一次出現,接下來的朝局,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了啊。”
聽著夏豐年的分析,葉青蓮的麵色越發的變得凝重了:“王爺,照你這麼說,漢中王淩傑和夏岩太子如果聯合在一起,會成為朝廷之上一股威脅到夏皇根基的勢力?”
夏豐年沉聲道:“那是必然。現在人們對漢中王的了解太少了。等他們見識到漢中王真正光芒的時候,就會知道,這個青年在朝堂之上會煥發出怎樣的鋒芒。大夏帝國,隻怕要迎來大洗盤了。”
葉青蓮呆呆的站在原地,一言不發。她的腦海之中,不斷的閃現出淩傑這個少年的身影。
聽夏豐年這口氣,未來的朝堂之上,主角可能會是夏岩和淩傑了。
這……
如此畫麵,葉青蓮想都不敢想。
兩耳二十幾歲的青年加在一起,可以和夏皇掰手腕?
開什麼玩笑啊?
怎麼看,都太過誇張了。
葉青蓮怎麼無法相信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