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深山伏老鴞(1 / 2)

三人說著聊著,不覺已經到了城外。城外的景色果然大不相同,樹木鬱鬱蔥蔥,且都是高大的杉樹白楊之類。濃蔭蔽日,涼風習習。

朱權第一個笑道:“這裏好!真涼快!”又放聲吟道:“青鬆秀紫崖,白石生玄穀。岩畔毓靈芝,峰頂森神木。”仍是想著江南。

蓮花見他神色黯然,故意笑著問道:“你嫌熱,那種田放牧的怎麼辦?”

果然朱權不服氣:“我怎麼了?我也帶兵訓練,我也寫奏章公文,我也習武學文。我可不輕鬆,你以為當個王爺容易啊?”

馬三寶笑眯眯地道:“公主,你別小看我們寧王爺。他可是我們大明最多才多藝的王爺,三教九流諸子百家,醫卜星算甚至製琴種茶,你有什麼都可以問他。”

蓮花睜大眼,點頭讚歎:“真了不起!是我失敬了,你多教教我好不好?”

朱權年青血熱,久居邊塞未免孤單,難得碰到個看上眼能說說話的人,見蓮花如此請教頓時興致勃勃:“說吧!你想學什麼?”

“好多都想學啊。最想的是醫,茶也不錯啊,還想彈琴。不過這些原來師父說是馳心逸性為禪宗所忌……”

說笑間走過一小段官道,就到了山腳,上山是樹林中的一條小路。

上次在鐵嶺林間被劫,死了那麼多人,至今心有餘悸。蓮花看到這相似的林間小道不免緊張,上了幾步有些心慌,輕輕拉住了旁邊寧王的衣袖。

走在前麵的馬三寶看出她的意思,回頭笑眯眯地輕聲安慰:“這裏是大寧府,沒事的。”燦爛的笑容令蓮花安心不少,慢慢鬆了手中的衣袖。

朱權哈哈大笑:“哎,宜寧大公主!這可是我的地盤!這麼緊張幹嘛?包你太平!”

話音未落,樹林裏簌簌聲響,無數道黑光呼嘯而至,竟是一連串飛鏢,嗖嗖不絕。馬三寶叫身:“小心!”沒見他動,腰刀不知怎麼就到了手上,刀光連閃,叮叮鐺鐺飛鏢跌落一地。

朱權也拔出佩劍,一邊大叫:“什麼狗崽子,膽敢暗算本王?不怕誅九族嗎?”一邊側頭安慰蓮花:“別怕!看我們怎麼收拾他們!”

林中人不言不語,飛鏢卻打得越發狠了,不過奇怪的是自始至終都打向蓮花一人。馬三寶一把刀舞成網,封得滴水不漏;朱權也揮起寶劍,叫道:“侄媳!你這惹了誰?怎麼都衝著你!”二人齊齊護住蓮花。

寧王在明初諸王中,是最多才多藝的一位,史稱“賢王奇士”。經子九流,星曆醫卜乃至黃老諸術,彈琴烹茶無一不通,所撰道教專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曆史《漢唐秘史》雜劇《大羅天》茶道的《茶譜》古琴曲集《神奇密譜》及評論《太和正音譜》至今廣為流傳。 據說寧王博學堪比南宋武林奇人東邪黃藥師。分心太多,武藝難免馬虎,左支右擋,漸漸有些忙亂。

馬三寶叫道:“王爺,您歇著。”朱權卻恍如不穩。

蓮花立在二人身後,緊張地看著,心中思索:“是啊,這又是誰呢?”

“八嘎!”“希烙!”一陣狂吼亂叫中,五個人影從天而降。緊身黑衣,黑巾裹頭蒙麵,身量不高,握著的彎刀卻極長。刀光森森,寒氣逼人。

“是倭刀!他們是倭寇!”馬三寶叫道。身形晃動,刀光霍霍,當當當幾聲兵器相碰之間,五個黑衣人已被馬三寶迫得背靠背圍成一圈。馬三寶氣定神閑,側頭對朱權說道:“王爺請作壁上觀,這裏讓三寶來。”

寧王卻笑道:“我好久沒打架了,讓我動動筋骨。”一邊揮劍一邊叫:“喂!倭寇!你們到我大寧府來幹什麼?太不把本王放眼裏了!”說著話急急擋過一刀:“喂!你們聽得懂我說話嗎?我可不會倭人鳥語!”

五個人影不說話,小心翼翼地繼續圍著圈,長刀揮舞,步步緊逼。

“哧啦”一聲,寧王不小心胳膊被彎刀劃了一道,頓時鮮血直流。馬三寶身形連晃左奔右突,阻住五人,又說道:“王爺,你帶公主先走。”

蓮花搖頭不動,朱權也不肯,不管傷口仍然揮劍向前:“不行!在我的地方,我才不走!”

忽然嘚嘚嘚一陣馬蹄聲響,幾匹馬飛奔而至,馬上的人不等馬到人已飛至眼前,正是燕王和王景弘。二人二話不說匆匆加入戰團。

四人合力,本已落了下風的倭寇頓時糟糕。圍成圈也沒用,噗噗幾聲,馬三寶砍翻兩個,王景弘也殺了一個。剩下的兩個見勢不妙呼哨一聲就逃,寧王大叫:“他們想跑!”劍出如風,燕王還在喊“留個活口!”,朱權已經都解決了,回頭抱歉地看著朱棣:“四哥,我手快了點兒。”

朱棣搖搖頭歎口氣,看到寧王的胳膊:“掛彩了?過來!”一邊撕下袍角給朱權包紮。

“這幾個倭寇頭腦不好,五個人這點本事就敢在這兒鬧!” 朱權英俊的臉上滿是不屑,問燕王道:“四哥,你怎麼這麼快?”

朱棣低頭仔細地裹著傷:“我看府裏給你們送馬,正好忙完了,就順便過來了。”說著看了眼蓮花,滿臉憐惜:“沒事吧?嚇著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