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在神經潛入者眼裏那是必須重點關注的對象。
連石器時代的祖宗們都來了,這個文明為什麼缺席了呢?得多落後啊?
然而實際情況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早已猜到,那些石柱上的符號,就是下麵那些人的文字,或者某種類似文字的編碼。
衛青雲望向那根石柱的表麵,不禁吃了一驚,可以肯定這些文字來自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或者時代。
語言學,是神經潛入者的必修課,除了一些使用率較高的語言,甚至連啞語、符號學,都是神經潛入者要深入了解的。
林小虎也曾說過,一個文明的發達程度,從其語言就可以看出一二,一門優秀的語言,往往是基於數學邏輯而萌生發展的。
比如計算機語言,就是目前人類文明中最為發達的語言。如果人類真的有幸進入太空時代、發現了更多星際文明的話,人類的語言變革,必然是以計算機語言為導師的。
就在那根缺席者的石柱上——雖然衛青雲不能解讀那些文字的真實含義,但就其字符排列重複的規律來看,顯然充滿了某種優美的數學性。如果把這些數學規律用鋼琴演奏出來,一定非常的優雅悅耳。
他們缺席了,為什麼呢?
這顯然是個十分重要的疑點,不過,衛青雲懷疑師父留給自己這個記憶片段,是否真的同這個問題有關。
衛浩然發現並拓印下這個畫麵,時間非常之短,他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發現這麼隱蔽的信息,一定還有別的什麼事情,是師父更為在意的。
衛青雲,繼續看下去,畢竟還剩下幾十個其它的文明群落。在這些文明群落身上,總覺得有些說不出的怪異。
其中有六組人,他們明顯來自鐵器時代,或是農耕文明,或是遊牧文明,從他們的穿著、身形、膚色,以及一些配飾,可以看出明顯的不同。
其中占主流的是來自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的人們,這些時代剛剛過去不久,在懷舊主題的自媒體、跳蚤市場、影視攝影等活動中,仍然可以感受他們的鮮明而具體的風格特征,所以很容易辨別出來。
還有一些群落,數量不也少,看樣子來自智能時代,他們穿戴著智能輔助設備,智能義肢也被大量應用,一些人裝上了電子眼睛。這些群落和當前衛青雲所處的時代大體相似。
這些人讓衛青雲感到親切,他仔細觀察了他們,卻又感到陌生,通過他們服裝和穿戴設備上的字符商標,以及設備的型號外觀分析,這些又和為青雲所熟悉的大不相同——那些文字既不是漢字,也不是英文之類,產品外觀雖然都是簡潔的流線型設計,仔細辨識,也有別於當今任何一家廠牌旗下的產品。
還有三組群落更為奇怪,這些人的衣著穿戴,介乎於智能時代和蒸汽時代之間,或者說是兩者的混合體。他們的服飾風格,還有臉上的表情,明顯帶有蒸汽時代的僵硬和刻板,但腰間和手臂上的穿戴設備,又明顯不是浮誇的裝飾,而是真的具有某種實用的智能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