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時後,兩冉了目的地。
逍遙津景點是指逍遙津公園,最大的特色是園內有湖,湖中有島,島上有亭。
風景是極為優美的,若逢淡霧朦朧的氣,或霞光萬丈的初晨日暮,更有韻味。
魏本佳對風景比較在意,一路拉著蘇晨,跟著她想去的地方。
蘇晨對垂不是很在意,她去哪就跟著她走了。
這個地方,更多是因曆史文化聞名。蘇晨來這裏,主要也是這裏的曆史故事。
逍遙津公園古為洲水渡口,有津橋可渡,因三國古戰場“逍遙津“而得名。
公園內有渡津橋、北津橋、南津橋、飛騎橋等橋梁貫通景區各景點。在園中行走期間,蘇晨也想起了那段悠久的曆史。
當年,孫權親率東吳十萬兵馬進攻魏國七千守軍的廬州,陣容豪華,占據優勢。
當時駐守廬州的魏國的名將是張遼和李典。張遼帶八百勇士身先士卒,出其不意直衝孫權大軍陣營,從淩晨戰鬥到中午後全身而退。
吳軍人馬潰散,還損失陳武等高級將領,士氣低落。
孫權圍攻計劃失敗,下令班師回朝……
此戰過後,張遼威震東吳,還留下了張遼能止吳國孩啼哭的民間典故。也為他後來能成為五子良將,還有部分曆史愛好者認為是五子良將之首的重要參考戰役。
張遼因此獲得了一個綽號:張八百。
孫權也被此戲稱孫十萬。
被網友調侃張八百大破孫十萬,成為以弱勝強戰役的代表。
兵力相差這麼大,慘敗,還差點被活捉……加上孫權指揮過的戰役幾乎沒亮眼的戰績,孫權又被網友添加了一個綽號:渣權。
當然,曆史上的孫權實際上還是很厲害的。
看到蘇晨的神情時而感慨,時而好笑,時而向往……魏本佳好奇問了一句:“在想些什麼呢?”
“想起了這裏發生過的一些曆史故事。”
“什麼故事,來聽聽?”
“佳佳,你看過《三國誌》嗎?”
“沒看過了,《三國演義》還看過一些。”
“張遼威震逍遙津那一段看過嗎?”
“知道,但不太熟。聽三國演義裏麵很多情節都是作者虛構的,不知道這個情節的真假了。”
蘇晨用記憶中的知識解釋了起來,“這段曆史是有記載的,也是根據曆史改編的了……”
他以前對曆史也就是當愛好,也沒有特別專研過,很多史料也就大致了解,真要把具體細節一一出來,也做不到。
不過看到魏本佳有點好奇的樣子,蘇晨既想滿足她的要求,也想獲得被崇拜的感腑…所以他直接把腦中的神船啟動,在瀏覽器上把整個事件搜索出來,講給了魏本佳聽。
“建安二十年,也就是215年,孫權趁曹操對漢中用兵,率領呂蒙、陳武、甘寧、淩統、潘璋、宋謙、徐盛、丁奉、賀齊、蔣欽等將領及十萬士兵,出征魏國境內的廬州,算得上名將齊出了……”
雖然魏本佳對戰爭史整體興趣不是很大,但見蘇晨得這麼清楚,她表情裏有了一絲驚訝和崇拜。
“沒想到這段曆史,你知道的這麼詳細……厲害啊蘇晨!”
“略懂略懂。”對方的語氣和表情,讓他心頭多了一絲滿足感,謙虛了一句。
“略你個頭。”看到蘇晨有些得意的表情,魏本佳輕輕白了他一眼,覺得蘇晨是在自己麵前出風頭,不想再讓他看到自己的驚訝和崇拜,如願以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