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一章 蔣中正的要求(3 / 3)

衛休知道在中國的棉花都被壟斷,而同文這邊並不適合種植,所以隻有從國外購進才是正途,而這兩個財團比較保守的關係,所以和以鐵路、鋼鐵、石油和金融為主的洛克斐勒和摩根集團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雖然手上的股票並沒有辦法參與董事會的決策,但卻可以用大股東的身份購入棉花,當然一個是賣,二個也是賣,能多賺有何不可?

尤其美國棉花並沒有打進中國的市場,現在有這個機會,自然沒多做阻撓,先前從趙德柱口中和從後世的電視劇‘大染坊’得知中國因為國外技術壟斷的關係,買不到好機器,再加上日本對紡織業的保護,所以生意才做不贏日本。

現在這些問題全都解決了,也讓趙德柱有了施展身手的機會,不過自己隻懂得印染的關係,所以找了幾個誌同道合且同樣被日本打壓快生活不下去的廠主決定帶著家人到同文拚它一次,而他們這下也賭對了!

幾個月下來,‘繽紛牌’終於打出了名號,秉持著花色鮮豔、不縮水、不掉色、價格便宜的優勢,很快就打開了市場,而且還提出隻要每賣出一尺,學徒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回扣。

要知道這個年代的學徒是沒薪水的,隻有逢年過節才有東主發下的紅包,再來就隻有兩身衣服和一雙鞋就打發的廉價勞工,而現在他們有了回扣這個盼頭,當然更是賣力地推銷。

隻不過在衛休的要求下,所有的成品一律往山東地界發貨,就算增加成本也不在乎,目的就是要打擊日本人,讓它們知道找自己麻煩的後果!

看到這個紡織印染廠從棉花、紡紗一直到成品,一條龍的生產方式,若是加上山西商幫的能量,前景可以說是相當看好,而這個想法也得到所有人的認同,當下就在辦公室內談起技術轉移和原料的問題。

因為衛休有交待過的關係,所以並沒有刁難,隻不過最重要的染料方子和紡織機的設計圖基於保密原則,不在轉移的項目之內,不過對於這點,孔祥熙等人並不在意,至於其他如棉化和機器的問題,都是以優惠價出售,同時隻要預付三成頭款,剩下部份可以分期支付。

如此一來,將可以用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利益,接下來在糧食買賣這方麵也參上一腳,畢竟民以食為天,尤其這幾年天災兵禍不斷,不少田地都荒廢了,所以也是可以賺錢的大頭之一,而就在同時,另一路的孫中山等人也找到有興趣的項目進行了參觀。

有道是“毒品、軍火”乃是世上最賺錢的兩個行業,衛休怎會錯過這個賺錢的行業?因為同文位在廣西、雲南和越南國界的模糊地帶,再加上唐繼堯、陸榮廷和法國總督有意忽略,所以在工業區外圍靠近山區的地方有著數座被高大圍牆環繞的兵工彈藥廠,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軍工特區。

此時在“環球兵工廠”內,孫中山等人正在參觀著步槍的生產流程,同時還有工程師在一旁為他們解釋,看著一枝枝嶄新黑亮的步槍從生產線下來,孫中山等人不禁心想,若這些全是自家的該是多好?不過這也隻是想想罷了,除了列強會幹預外,就算建成了自己也沒人手和原料生產,但為了將來要武裝自己的部隊,還是要有一個穩定的軍械來源才行,就算要用買的也是一樣。

“這是我們所生產的破虜一型步槍……”說話的同時,德裔工程師示意蔣中正和隨從隨便從生產線挑幾把出來,然後帶著眾人前往靶場試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