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引路童子(1 / 2)

徐夫人看到這嫁衣可是興奮的不行,想碰又不敢碰,隻是圍著徐三晚轉了一圈,激動地說道:“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徐三晚雖然也激動,但是她記得之前何嬤嬤的教誨,克製住了自己的情緒,而後對徐夫人說道:“娘,您別這樣。一會兒外人瞧見了,該說咱們小家子氣了。”

“對,對,對。”徐夫人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也壓製了一下自己過於激動的心情,但是她臉上的喜色還是壓不下來的。

待到了吉時,宮裏派了人來接。徐三晚坐上了馬車,在滿城人的圍觀和祝福下,慢悠悠地往皇宮去了。

龍吟帶著暗衛一直在暗中保護。按照晏晏的吩咐,他們得保證徐三晚順利地入宮。

等到了宮裏,想必雲太後膽子再大,也不敢在那麼多人麵前動手。

晏晏作為長公主,自然已經在皇宮裏麵等候了。她今日穿的也很是喜氣洋洋,不過因為今日帶著司南,所以打扮起來也稍微有些成熟。

晏晏還見到了昌和長公主。不過,她如今可沒有以前的意氣風發了。如今見了晏晏,也不會再像一隻好鬥的公雞一般上前挑釁。她和晏晏對視之後,也是點頭示意,而後就別開了眼,安安靜靜地坐著。

晏晏瞧著她這般落寞,突然覺得她有些可憐。

當初她會嫁給韓家,是為了讓韓家給魯王當幫手。隻可惜,她們母女倆都看錯了人。魯王出事,韓家撇的是一幹二淨。然後,她的悲慘日子就開始了。

喜樂之聲突然響了起來,將晏晏拉回了現實。她收回了思緒,抱著司南逗樂。這兒那麼多文武百官看著,縱使平日裏她不帶孩子,但是戲也是要做足的。

皇後的儀仗到了。大廣場上的文武百官全都跪下,晏晏也是抱著孩子跪在了地上。

世事難料。幾日之前,沒有人會想到自己居然會跪這麼一個黃毛丫頭。

皇後冊封與平常人家的成親有很大的不同。新帝和新皇後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之下拜堂,而後便是祭天。

新帝需和皇後一起在大鼎前點上蠟燭。若是蠟燭成功點燃,就說明上蒼也認可了這位皇後。可若是沒有點燃……那這位皇後隻怕是凶多吉少了。

晏晏也怕雲太後會在蠟燭上做文章,所以在禮部將蠟燭送來的時候還檢查過,的確是普通的蠟燭。

今日瞧著一切都很順利。但是不知道為何,當晏晏看向雲太後的時候,怎麼都覺得這種順利隻是表象而已。

難道還有什麼她沒有想到的事情嗎?

祭天儀式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新帝和皇後一起點起了蠟燭。晏晏不由鬆了一口氣。可就在蠟燭點完,所有人朝著大鼎行了跪拜之禮之後,眾人抬頭的瞬間,卻看到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大喇喇地坐在鼎上。

“這是哪裏來的孩子,這樣沒有規矩!”禁軍統領大喝一聲,禁軍們“呼啦啦”地朝大鼎湧了過去。

那孩子卻從鼎上一躍而下,跑到了晏晏的麵前。

“你和你母親長得真像。她如今過得很好,你別擔心。”

那孩子笑著,滿臉的喜氣。可是晏晏瞧著他的臉,隻覺得遍體生寒,整個人晃了晃,險些暈了過去。

在場的人都聽到了那孩子對晏晏說的話。欽天監此時跑了出來,攔在了那孩子麵前。禁軍們一時也不敢妄動。

欽天監見禁軍不動了,這才朝著新帝和皇後跪了下來,說道:“蒼天有眼啊。陛下,這是上蒼為陛下送來的引路童子啊!”

引路童子?

這個稱呼怎麼這麼熟悉呢?

在場的人稍微想一想,便能想到在先太後還是皇後的時候,曾經在一座寺廟附近抱回來一個女嬰。這個女嬰被先太後叫做引路童女,後來,先帝封她為昭華長公主。這個引路童女便是現在的浴凰長公主的親生母親。如此看來,現在這個引路童子能對晏晏說出這樣的話來,倒也是說得過去的。

“他……他不是什麼引路童子!”晏晏隻覺得眼前白花花的一片,耳邊的聲音也聽不真切了。隻是,這些話她必須要說,一定要說。

欽天監轉向了晏晏,說道:“長公主殿下,您的親生母親便是引路童女,您可不能這樣說話呀!這大鼎裏麵原本什麼都沒有,如今憑空冒出了個孩子,還能說出昭華長公主如今的所在,可不就是引路童子嗎?”

“你……”晏晏的腦袋疼的厲害,話也說不利索了。

如今,他們用引路童子這個說法,無非就是為了封住晏晏的嘴。她若是不承認引路童子的存在,便等同於不承認昭華長公主。那麼,因此獲封昭華長公主的那個民女和她都不能再繼續享受公主尊榮了。

素心姑姑見晏晏臉色慘白,急忙先接過了司南。下一刻,晏晏便突然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