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又丟了(1 / 2)

“這不是還有官府嗎?這京城裏麵那麼多的大官,加起來比咱們村子的人都多。以往太平的時候,咱們村子的稅賦是次次不落,怎麼現在出事兒了,你們倒是甩手不管了?”

這村長活了那麼多年,也是個見人下菜碟的,說出的話也是誅心。今日來的若不是於岸這個脾氣好名聲也好的好官,她隻怕也不敢說出這些混賬話來。

衙役們氣的不輕,頓時有種秀才遇到兵的感覺。

於岸到算是沉得住氣的,說道:“做父母的總該是對自家的孩子上心。若是自己都不上心,反倒是指望別人,這還是父母嗎?”

“大人說的是。這當父母的哪兒有不疼孩子的呢?隻是這的確農忙的不得了。若是耽擱了,等到秋天收不到麥子,這一家人的口糧都成問題,那孩子不照樣得餓肚子麼。”

這事兒就在這個時候進入了一個死局。

於岸心裏煩悶,又不好發出來,就讓村長帶著他在村子裏麵轉一轉。

這一轉,倒是的確看到村民們都在忙碌,汗流浹背的,甚至連水都顧不上喝。

“大人您看,我可沒有騙您吧?”

於岸沉默,他們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村子的祠堂。

這祠堂雖然是祠堂,但是與那些大家族的宗祠比不得,也不過隻是個小院子,裏麵供奉著一些牌位罷了。

於岸站在祠堂外頭思索片刻,而後對村長說道:“不如這樣。明日家裏照顧不了孩子的,便送到祠堂來。我們將孩子全都留在祠堂裏,不許外出。到時候還請村長也一同留在祠堂安撫孩子。我們也會派人來看著。您看這樣可好?”

孩子多不要緊,隻要集中管理,衙役們守住大門,想來也不會被人給拐走的。

“哎呀!我怎麼沒想到呢,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村長這邊痛快的答應了下來,天色也不早了,於岸他們就先行回了衙門。

等到第二天,於岸便和一個衙役早早的到了村子。村長和兩個嬸子也早早的在祠堂侯著了。

這兩個嬸子一個是村長夫人 一個是村長的妹妹。兩個人都是過來幫忙照顧孩子,還有給大家燒飯燒水的。

不得不說,這村長的確有些投機取巧了,不過他也是為了村子好,算得上是個不錯的村長了。

後麵的半個時辰,陸陸續續都有人家將孩子給送過來。其中不乏有十一二歲的大孩子。以往這些大孩子也會跟著下地種田的,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還是老實地待在祠堂的好。

村長夫人便讓這些大孩子們一起照顧弟弟妹妹們。孩子們一起玩很是開心,一點兒也不知道自己在這個地方是為了躲避危險。

這第一天就這麼安然無恙的過去了。村民們接到自己的孩子都很是歡喜。等到第二天,於案就沒有再親自過來了。他來的第一天也隻是給下麵的衙役們打個樣兒。

村子裏的孩子要保護,之前被拐走的孩子也一樣要找回來。

第一戶丟孩子的人家如今就隻剩下那個漢子一個人下地。他婆娘損了元氣,如今做不得這些重活。不過,她也沒再想著尋思,而是本本分分地在家裏做些家務,每日到了時辰再去給自家的男人送飯。

一日,他們夫妻正坐在田埂上吃飯呢。一個書生模樣的人路過,和他們打招呼。

“老鄉,吃飯呢。”

“吃著呢,吃著呢。”

這本是見麵打聲招呼意思一下,誰知道那書生又說道:“如今孩子們都在祠堂待著,安全的很,你們也能安心種地了吧。”

那對夫婦的動作一起停了下來。

那書生覺得不對,便打著哈哈離開了。

那婦人又抹起了眼淚來。“憑什麼是咱的孩子丟了!老天真是不開眼!憑啥是咱?咱是做過什麼遭天譴的事情嗎?咱不都一直本本分分的嗎?憑啥是咱,憑啥是咱!”

漢子聽著也是難受的緊,不免心浮氣躁了起來。“好了,別想這些了,趕緊吃吧。吃完我還得種地呢!”

那對夫婦便食不知味地吃完了這一餐。

平靜的日子過了沒有幾天,孩子們照常在祠堂裏麵玩耍。突然,不知哪裏冒起了大火,待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火勢已經很大了。兩個嬸嬸去推門,卻發現正門已經被人縮住了。

“來人啊!救命了!著火了!”

守在大門外的兩個衙役聽到了呼救聲,立刻趕了過去。這祠堂的門被一個很大的鎖給鎖住了。這種鎖乃是玄鐵鎖鑄,不是普通人家能買得起的鎖。

衙役們見事情不對勁,兩個人轉而去破窗,但是那窗戶竟然紋絲不動。

濃煙從門窗的縫隙裏麵飄散了出來,可見裏麵的火勢已經非常大了。

一個衙役跑出去找人幫忙,留下另一個衙役在祠堂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