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麵夾擊(1 / 2)

軍中無黨爭。

這是靈國自封疆開土以來,先祖所立的規矩。

而蔡濤,在軍政上是贏梟的對頭。

他代表的是蔡氏家族,是靈國的望族之首。

作為左邊鋒的蔡濤,在軍中,也有很多自己親信。

有時候,他們會在軍政上與贏梟產生分歧。

可一旦大戰開啟,贏梟作為車馬大將軍,有絕對的領導權。

如果誰敢在戰時違背軍令,贏梟可擁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所以,贏梟並不怕蔡濤玩什麼花樣。

就算他有一些小動作,也絕不會丟掉南牝,便宜越人。

畢竟,在黨爭之上,還有家國大義。

南蠻子始終是敵人,這個目標是一致的。

所以,贏梟很放心讓蔡濤守城。

他雖然不聽自己的政令,但能力卻是沒的說。

讓他守城,南蠻也不會有機會。

……

大軍出城後,不到半日便抵達了肺土。

探哨回報,南蠻已在肺土二十裏外安營紮寨。

此時。

全軍將領,都聚集在營帳之內。

春秋時代,列國軍職皆有不同。

靈國是這樣:

贏梟任車馬大將軍,下設左、右邊鋒,師將兩人,旅將四人。

“南蠻大軍,共計兩千人於二十裏外紮營,不知諸位可有退敵良策?”

每到這個時候,贏梟都會問這句話,

一是為了鍛煉手下的將校的思考能力。

二也是為了商量退敵的辦法。

打仗不是一味拚殺就可以了的,贏梟打仗還是頗會用一些計謀和兵法。

縱然這個時候還沒有‘兵法’這一說。

“末將以為,這次越人侵擾,來勢並不凶猛,他們已經吃了很多次敗仗,無需多慮。”

“哈哈,南蠻子皆是一群落後土人,有何懼哉?末將請領一千士卒,帶車馬衝殺過去便是!”

“敵兵寡,我兵盛,士氣正濃,但大將軍也切莫小瞧越人。”

於是,一個個將領起來現身說法。

有說直衝過去拚殺的,有說從兩翼進攻偷襲的,

還有說派使者去敵營勸他們撤退的,

也有說在城中堅守不出的。

贏梟穩坐將台,時不時頷首點頭,時不時哈哈一笑。

砰!

他一拍桌子,

頓時,整個營帳便安靜了下來。

贏梟淡淡道:“傳本將令,在城門樓上搖旗呐喊,聲勢越大越好!”

“諾!”

當即有士卒跑出去傳令。

一炷香的工夫後,

隻聽城門外數千人搖旗呐喊,聲勢滔天。

“大將軍此為何意?”右邊鋒具盞問道。

這個具盞,是贏梟親手帶起來的,也是貴族出身。

“本將要讓那些南蠻越人知難而退,區區兩千人便敢犯我國境,哼。”贏梟得意滿滿。

畢竟是他率領大軍打了勝仗,

如今南蠻才派來兩千人,這是完全不把他贏梟放在眼裏。

贏梟也是有傲氣的,

具盞眉頭一蹙:“大將軍,恕末將直言,切不可輕率敵人啊。”

“這次南蠻人隻派了兩千人而來,卻在城外二十裏地紮營不攻,他們有何目的,我們尚不得知。”

贏梟想了想,凝重的點了點頭,

“速派人出去打探,看看敵人營帳可有什麼動作,隨時來報!”

“諾!”

又有士卒衝出去傳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