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商業不穩,農業卻很穩定,市場變化瞬息無窮,
可靈國卻不同,
因為肥皂和琉璃的量產,在這兩塊市場中,靈國拔得頭籌,
隻要不出什麼大問題,和列國行商們打好基礎,絕對是一項穩定的國府進賬。
治國最重要的就是錢,其次才是人。
徐靈沉默了一會兒,又問:“先生高見,為何不將你這番見解想辦法進諫靈公?”
矩光想了想,苦笑擺手:“在下無門無路,沒有見一國之君的辦法,可惜啊,可惜。”
能看得出,
他胸中有一番才學見識,若能得見靈公,定會大展拳腳。
然而,矩光又怎會想到,坐在他麵前的,正是靈國國君。
徐靈雙眼一眯:“靈國正值強國之初,急需人才,想必再過不久,靈公便會廣發招賢令。”
“到時候,還望矩兄能去一試啊。”
說罷,他迅速站起,朝鞠躬拱了拱手,帶著奴煙去了。
離開碧螺閣,奴煙問道:“公子,為何不招攬他入國府?”
“他不清楚本公子的身份,不要多事。”
徐靈想了想,覺得是時候該發布招賢令了,
他有係統,能大致看出這個人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
而新法對於儲才院考核這一塊,已經初見成效。
“奴煙,傳寡人詔,讓薑大夫書寫招賢令,廣發列國。”
“寡人要求賢以治國!”
奴煙一凜,連忙拱手:“是!”
……
在碧螺閣和矩光一番探討之後,徐靈堅定了招賢之心。
靈國士子並不多,好在徐靈不是民族主義,便是別國士子,也可以大膽啟用。
因為他能看見別人的忠誠度和能力值,這避免了很多沒必要的步驟。
第二天,
徐靈宣詔,舉行大朝會。
百官進殿議事,很多人都不知道國君到底要幹什麼。
“靈國萬歲!君上萬歲!”
群臣站定,整整齊齊的對坐在榻上的徐靈鞠躬。
在座的靈國官員,有上卿、中卿、下卿、也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很多人都是靈國的肱骨大臣,掌握著靈國體係的關節。
為首者,自然大司徒曹景,大司空左寒,大司馬彭傑三人。
直至今日,
徐靈自穿越到這裏,終於舉辦了第一次人生中的大朝會。
春秋時代,有小朝會和大朝會。
大朝會每年舉辦一次,大多是臘祭前,
然而,徐靈臘祭後才舉辦大朝會,雖然遲了一些,但並不影響什麼。
徐靈笑了笑,大袖一揮:“諸位大夫,不必多禮,今日寡人開朝會,有一事要與諸位相商。”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
雖然國法還未完成,但已經有足夠的基礎頒發第一卷,刑罰篇。
徐靈的優勢就在於,他不用和誰商量國法合不合適,
因為這些國法,都是前人試驗過的,
商鞅變法二十年,讓秦國國力變強,奠定了後來一統天下的基礎。
這就是新法成功的例子,
徐靈就是準備在這次大朝會中開啟變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