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四大發明?(1 / 2)

為了將來的帝國科技樹不至於走歪,四大發明在徐靈心中還是比較重要的。

先說指南針,

這玩意兒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大用,但舉個例子就能知道其作用非凡,

那就是航海……

有了指南針,大航海就成為了可能。

這個世界不光隻有那麼大一片中原地帶,還有歐洲、美洲、非洲,大片大片的海洋,南極北極。

如果徐靈想要打造一支強大的艦隊航海,就必須要擁有指南針的指引。

當然,指南針可以往後放一放,現在造出來完全沒什麼用,

徐靈還是要將重心放在其他科技上麵的。

除了指南針之外,

其他三樣都必須迅速的提上日程,

火藥、造紙術、印刷術。

徐靈心裏有很多想法,需要這三樣科技作為基礎,慢慢的點亮下一步的新科技。

不得不說,火藥真的是跨時代的發明了,

這讓冷兵器逐漸被熱兵器取代成為了可能。

這樣槍炮與火成為了可能。

徐靈翻了翻係統商城裏關於火藥所延伸出去的分支類科技,簡直數都數不清,

隻要點亮了火藥,徐靈就相當於推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然而現在,徐靈卻無法點亮火藥科技,

原因很簡單,

沒有材料。

硫磺、硝石、木炭這三樣東西其實很好找到。

冶煉金屬的時候,就經常會出現硫磺這種物質,

硝石更是可以在牆根屋角就能挖出來,而且品質極劣。

這點東西,可以量產嗎?

不能。

在徐靈的預想中,火藥有好幾次進化和發展,

而製作火藥的材料,也不光隻有這三樣東西。

比如苦味酸、雷汞、氯酸鉀、硝化甘油等物質,都可以誕生出比火藥更強勁的爆炸物。

想要徹底點亮火藥科技,光是造出來一份火藥,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徐靈想尋找到礦床,或者能誕生硫磺的溫泉,大量的采集,

這樣才能完成量產,迅速的製造出火藥來。

現在唯一能著手迅速籌備的,就是造紙術和印刷術了。

春秋時期,為什麼那麼多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寫本書?

大家都知道《論語》不是孔子寫的,是孔子的弟子寫的。

《墨子》《莊子》等書,也都不是他們本人所著,

原因就在於,先秦時期,毛筆都尚未成型,刀筆刻字麻煩又不省力,

當然,這並不是說毛筆沒有被發明出來,蒙恬隻是改造了毛筆,

而如今,毛筆也早已成為了靈國的生產商品,遠銷列國,

很多人都喜歡在竹簡上用毛筆寫字,

在靈國的文人界中,毛筆也已經開始逐漸流行,

但竹簡卻是不可替代的,

就連徐靈自己,很少寫字的他,頂多是在竹簡上簽名,看看人家的策論等等,

他自己是不寫書的,

實在是不願意在竹簡上寫書,

於是由於徐靈自己的需求不高,因此也一直把造紙術給耽擱了。

印刷術就更別說了,紙都沒有,談何印刷?

如果現在先把紙給造出來,

好處之多,當然不必再說,

現在這個時代,沒有佛教、沒有儒教、甚至連道教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