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靈三國瓜分我群舒,吳靈聯軍卻就此撤兵,看來他們也不願意和楚國正麵遇上,楚國自忖強大,胃口不小,竟想要一口氣吞掉我五國,欺人太甚,我建議我們立刻出兵,再派使臣去宗國求援,相信宗國勢必會救,我們三國再聯軍西進,救舒國於水火之中,拒楚抗敵!”
“好!”
舒偃胥猛地一拍案幾,兩人雙雙站起。
“庸君。”
“蓼君。”
“保重!”
兩人各自退去,迅速安排接下來的各項事宜,
很快,的確有斥候回命,吳靈聯軍果真是退到了舒龍和舒鮑等地,並且大量的安置巢國、舒龔的戰爭流民,
而吳靈聯軍的確是退走了,其戰略布局也不再著眼於舒蓼舒庸兩國,
舒偃胥和舒偃仄這才明白,吳靈已經對他們沒興趣了,
劃分地盤的時候,楚國要了吳國,吳靈也不會正麵和楚國搶土地。
因此,他們派使臣過來把這個事情講清楚,並希望舒蓼舒庸宗國三國能出兵救舒。
果然,
又過了幾天,舒國也派人求援,已經被楚國大軍逼的退無可退,死守住了最後幾座城邑,
而楚軍卻遲遲不肯放棄,猶如饑餓的狼一樣瘋狂發動進攻。
同一時間,宗國也派人回稟,稱宗國大軍已經出發,若能形成三國聯軍之勢,抗拒楚軍,這些小國的命運就還可一博。
舒國是他們的最後防線,其東部地區有很多關隘地形,可阻擋楚軍的進攻,
可若是舒國破了,那舒蓼和舒庸就是大片大片的平原,那是必死的,
舒偃胥和舒偃仄不會眼睜睜看著這件事發生,
他們迅速集結了三國大軍,攏共三萬六千人,駕駛戰車從邊境出發,增援舒國。
……
鬥亥站在大帳之中,
這幾天他的大帳時常會進行東遷,
原因無他,隻怪鬥亥太過心急,
舒國每破一座城,他就迫不及待占領進去,把大帳也搬了進來。
此處距離舒國最後那幾座城邑不過數十裏。
而鬥亥也知道,隻要破了舒國,那舒蓼、舒庸,甚至宗國都不太有可能抵擋得住楚軍的進攻了。
前方就是一大片的平原,最難打的地方也就是這一節骨眼。
連續的進攻,楚軍的強悍深深的震撼住了這些舒族人。
他們雖然不願意就此投降,為了國家也會拚命去抗敵,但麵對楚軍,還是有些勉強。
楚軍的強大在於他們的士氣和常年戰爭積累的經驗,
鬥亥所帶來的這幫人可不是新兵蛋子,個個都是上過北方戰場上的老兵。
而且楚國軍備齊整,糧草豐足,雖然之前在舒鳩損失了一萬餘人,可現在卻憑借剩下的兩萬人,將舒國人逼到這種境地。
大勢已去,
鬥亥心中十分順暢,恨不能立刻就能接手舒國的領土。
“傳令,再發動一次總共,今日之內,勢必要啃下這座邑!”
“諾!”
傳令的士卒剛剛跑出去,頓時又見到一名斥候急匆匆的跑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