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推行選舉製度(2 / 2)

而箱子對應的寫了幾個參選人的名字。

不理解是真的,

茫然是真的,

不知所措也是真的。

這個時代,沒有選舉投票這回事,大多數庶民更不知道哪個官員好,哪個官員差。

但在此之前,國君府便早有準備。

由時政報以及密偵司派人,在二十七個縣、鎮、鄉進行演講和宣發手段。

大抵是對邑中國民進行選舉科普知識,

很多人在大概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勉強將自己的一票都給了‘理所當然’的人。

這個理所當然,也沒有任何的疑問。

曾經是誰來治理這個縣,現在就由誰來治理。

至於其餘的參選人,獲得的票數則非常非常少。

不明白……

包括國君府群臣也不明白這是在搞什麼。

國君異想天開想要投票,甚至給沒有姓氏的庶民投票權,無法理解。

在春秋那個時期,古人的思維裏沒有這樣的事情,

對於選舉這兩個字,所有人的認知中都是一片空白。

但事情必須要做,投票,也必須要投。

當下獲得票數最多的官員,則擔任了縣長一職。

在與密偵司派來的副縣長接洽後,再由縣長舉行鎮、鄉的小範圍投票,以同樣的方法選舉出鎮長、鄉長兩個職位。

貴族的投票權重是很高的,

振臂一呼,大部分人都會跟著當地貴族去投同一個人。

雖然從結果上來說,幾乎沒有產生任何變數,但在廢除了三縣權的製度後,吏治被肅清了一遍。

徐靈不相信水清則無魚的道理,

隻要理法占全,任何人都能當好縣長。

時間一長,通過時政報的宣傳,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看明白,誰才適合當他們縣的縣長。

而這也讓那些提著一口氣不肯放鬆的參選人,終於放下心來。

之前的縣令,繼續當著他的縣長,並對上麵製定的選舉製腹誹了一番。

如今最令他們忌憚的,已經不是三縣權製度,而是從密偵司派來的副縣長。

明麵上,密偵司的身份並沒有暴露,但實際上大家都通過氣,知道這二十七個副縣長的身份,

他們對國君府的忠誠,也沒有人懷疑。

在新製度進行的同時,

國都也舉辦了一次類似的選舉,範圍鎖定在國都警署局,顧舟以及他的另外幾名同僚,或是密偵司的,或是稽查局的,進行選舉。

當然,結果是一樣的,

顧舟繼續擔任了局長一職。

而他在這個職位上,也從來沒有打過折扣,可以說是事必親躬,事無巨細,將手底下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

徐靈很滿意。

他知道顧舟是在積累自己的原始資本。

名望、才敢、資曆,

他的訴求仍舊是想入總政廳述職。

其實徐靈可以讓他去接替鄔宮那邊的位置,當一個甲級理事長,但顧舟的忠誠度,一直沒有過百,讓徐靈很是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