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
這是曆朝曆代任何一位君王、帝主所必須要做的事。
在朝中,哪家勢力大,就壓哪家,
而造就平衡的手段,卻也非常多。
孱弱的皇帝,雖然知道要平衡朝政,但卻無力去施行手段,最終隻能被權臣架空。
而強勢的皇帝,卻能使用各種手段,位於超然的地位,將權臣玩弄於鼓掌之中。
顯然,
薑遙的勢力真的越來越大了。
尤其是這幾年,徐靈的感覺越來越深刻,矩光這‘右相’之職,顯然在朝中被逐漸的架空,淪為了一個空名頭。
雖然,
矩光是一名實幹家,但卻也無可奈何朝中政局。
徐靈派他去執掌改革之事,其實在很多時候,必然會影響到薑遙的利益。
這是不可避免的。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
今天若有人犯罪,下獄一問才得知人家是左相府出身,
當地官員能得罪嗎?
並不敢。
他們隻能將情況上報給右相。
右相畢竟是新法改革這一塊的一把手,
而事情到了他手上,能怎麼辦?
拿著案子去找薑遙,得到薑遙同意後,再下手處置,而且在處置時,還要注意手段,不能太過嚴苛。
這是矩光大多數時候會采用的辦法。
而這個辦法一時半會兒用一用,並沒有關係,
但如果經常用的話,那法律的意義在哪兒?
矩光是鐵麵無私,即便是出身左相府的罪人,他從沒有一個逃脫過法律的製裁。
縱然看在薑遙的麵子上,免了他的死刑,在獄中疏通關係,好好表現,終會有減刑的機會。
加上左相府的勢力,獄中官員更不敢太過嚴懲,隻能好好供著。
一個個大爺似的,空耗監獄錢糧,為國家增加無用的負擔。
這些人就是社會的毒瘤,他們逐漸的多了,監獄人滿為患,一數之下,竟然有六七成都是能和左相府攀上關係的人。
徐靈不是不知道這些。
在封建製度下,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縱然是在最理想的局勢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薑遙的忠誠度非常高,100多點,
徐靈總不可能為了那些囚犯問責薑遙吧?
而且人都是講人情的,不然沒有人會為你賣力。
徐靈有密偵司,有虎狼騎,縱然如此都要經常給他們洗腦免得太飄。
可是奴才的奴才呢?
奴才的奴才的奴才呢?
一級一級的往下,想要使喚他們,僅靠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洗腦就能驅使他們嗎?
不,
要靠利益,人情。
薑遙又不是穿越者,縱然從徐靈手上學會一些洗腦的技巧,但他身為左相,統協運籌各部人馬,光是一招洗腦不能吃遍天。
他要用利益,用人情,去驅使那些人做事。
然而,
隻要用了這個方法,
就免不得會欠別人點什麼。
這就造成了,那些人一犯罪,或者招惹了什麼人,就把左相府的名頭抬出來。
沒人敢得罪。
法律就逐漸的被架空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
縱然是最有才華的右相,也隻能保證每一個罪犯都能繩之以法,卻不能保證每一個死刑犯都能真的給他們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