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乏了,退下吧。”
眾人或如釋重負,或一臉失望的退下了。
成濟要走時,卻被一個侍從拉住,心裏本是失望的,瞬間轉為驚喜。
“君上召使者見麵。”
徐靈與成濟在書房會麵,並沒別人,也就開門見山的說了。
這等謀劃,雖然不是秘密,也不好傳的天下皆知,所以最後還是改為私下會見。
雙方既然都有此意,很快在大方向上達成一致。
隻有些細節商討花了時間。
最後才定下密約。
如今的楚國諸公子爭位,商臣是太子正朔,本該繼承王位,晉國趁著這個時機插手,支持了另一位公子,使得其他幾位有野心的都參與進來,幸好商臣根基深厚才堅持到現在。
如今的晉國雖然敗給靈國了,根基未損,除了靈國沒有敢於挑釁晉國的了,秦國也不行。
這也是成得臣派人尋求靈國支持的重要原因。
靈國將會大軍北上,以震懾晉國,使之將注意力放回靈國,這樣的話,沒有晉國援軍的全力支持,商臣的勝率大增。
徐靈隻需要做到這步就足夠了。
若商臣最終得勝,密約生效,楚國即便成不了靈國傀儡,最後的一點國力也幾乎要被靈國掏空。
而若是商臣失敗,對靈國也沒有損失。
將成濟送走,一位使者又匆匆進門,與成濟擦肩而過。
這是魯國使者,同樣是向靈國求助。
共伐齊國。
魯國與齊國的恩怨,由來已久。
三年前,齊魯就有過一次爭鬥,這一次不過是雙方休養生息之後,卷土重來而已。
魯國使者行禮道:“我奉魯公之令前來,請靈公出兵伐齊。”
這是徐靈早已知曉的。
早在一月之前,密偵司在齊魯的探子就傳回信息,兩國都在秘密準備作戰用的甲胄,糧草。
唯一的可能就是齊魯又要開戰了。
如今魯國來求助,並不是意外。
靈國成為霸主,實力已得到驗證,齊國又尋求了晉國的幫助,魯國並沒有第二個選擇。
楚國,齊魯,兩處倒是都和重耳卯上了。
魯國願意尊靈國號令,承擔全部軍費,外加三千萬錢。
這是一個不低的價碼。
別說徐靈本就想打壓晉國,不要條件也願意出戰,現在有了如此豐厚的條件更不會拒絕了。
如此一來,被齊魯戰事牽扯,晉國更沒精力去參與楚國內鬥。
一石二鳥。
魯國使者條件大方,雙方談得很順利,便約定一月後出兵,三萬大軍北上。
三萬都是精銳。
晉國新敗,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一時之間也不可能再拿出十幾萬人,隻是出了兩萬人幫助齊國。
齊國則有七萬人,魯國六萬,雙方勢均力敵。
這次出征,除了靈國之外,徐靈還額外圈定了兩個屬國。
吳國和越國。
這兩個國家,一個背後捅刀,一個圖謀不軌,也該放放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