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丞一聽‘鐵道部’要他來親自籌辦,一時之間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泊都琅琊道——
靈邑會稽道——
這兩條鐵路隻是靈國初期的規劃,
而在此之後的方案,徐靈也已經在謀劃當中。
大致上,他會針對靈國現在的國土和鄉縣位置進行圈地,
隆北吳都道,江東四環道,靈邑十字道……等等,都在這份規劃裏。
同時,
圍繞大靈糧倉‘大芝邑’,大靈木倉‘泊都’,大靈礦場‘越夷’和‘舒地’,以及靈國其餘大大小小的青銅礦場等等……
讓鐵路盡可能的去沿靠它們。
隨著日子越來越久,
徐靈也要讓鐵路向如今公路一樣,遍布全國。
當然,
公路的統建也一並規劃到了‘鐵道部’,
徐靈以國君之令讓總政廳出了一個方案,
即‘鄉道連縣道,縣道連國道’,以靈邑為中心,擴張開來。
但這種建設,不是一兩日、一兩月、一兩年即可完工的,最起碼要十年以上,才能達到徐靈心目中的效果。
……
令建鐵道部後,徐靈起駕回靈邑休息了一天,開始了日常巡視。
先去各局裏走了一番,然後去了工業園、西郊軍營等地,
一切都在正軌,
有各局的臣工一個個戰戰兢兢的站在徐靈麵前給他算賬。
土地、稅務、坊市、鑄造、買賣等等……
每個季度全國GDP已經多達一個億,各國錢幣、絲帛、玉器古玩、金銀珍寶,全部納入十二倉中。
但這並不是純收入。
因為還要除開靈國全體花銷。
每個季度七八千萬不等……
學宮學塾、軍隊、福利俸祿、減免的稅務、國君府內務花銷、以及軍工、建造維護、材料人工,都是一筆不可忽視的消耗。
每個季度餘下有兩三千萬,
這一兩年間,竟屯了有五千五百萬錢,
富足啊!
然,
各地貴族、邊軍,在徐靈手伸不到的地方,貪腐私治,公器私用,結黨連朋等事。
縱有密偵司月月來報,徐靈看在眼中,卻再無精力去管。
每日他要處理的政務堆積如山,
這還是在密偵司暗中抓捕暗殺處置了七八成人以後,還遺留下來的敗官腐族。
他們生活在靈國陰暗麵,在當世這欣欣向榮的氣氛下與大眾格格不入。
徐靈知道,
貴族階層與國君府仇怨極深,改革變法也絕不是短短這十二年就能達到理想狀態的。
他在努力,
臣工們也在努力。
徐靈有底線及底氣,國君府九成官員經過徐靈親眼篩選,忠誠度如今早已更換一新,至今,再無一人低於80。
而原來的低忠誠度官員,
則被徐靈通通找了借口下放到遠處。
山高皇帝遠——
徐靈縱有分身之術,也難以照看那麼大一個國土。
這已經讓他頗為勞累,更難以想象,今後若要一統天下,億兆臣民,又如何統禦?
豈不是要累死?
這些想法,僅僅在徐靈夜深人靜的時候煩惱一二。
但他絕不會去鑽牛角尖,
民主也好,中央集權也好,
這世上無論什麼樣的製度,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