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買地租地這兩種類型之外,
靈國還有一類土地,是當年左相遊說全國貴族施行土地國有製的時候投機拿到的五萬頃土地。
這五萬頃土地收歸國有,是公家的。
而在這五萬頃土地裏種出來的糧食,全都會拿來養兵。
而且產量每年都在增加,並與大芝運至前線的糧草數目持平。
持平啊!
雖說從大芝運出來的糧草並不能相當於大芝全邑收成。
但能與這批糧草數目持平,放眼全國,也沒哪一塊土地能種出那麼多糧食來。
……
晉相狐偃,就是得到了靈國田製的靈感,
從土地國有製,租聘田土這種製度出發,而想到了屯田製。
屯田製也是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再讓庶民來種地,與國府五五分賬。
而同時,狐偃以他那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晉國各大貴族,
並承諾,對於貴族,土地則不會收歸給公家,但貴族的土地不但要繳稅,還要每個月收一些租聘費用。
租聘費用自然都是過場,貴族的土地自然是他們私有的。
隻是國府和貴族談判,需要各自讓步,這就是他們談出來的辦法。
而租聘費用的具體數額,將永遠保持在第一次繳納的數目上。
打個比方,
一家貴族有五百畝土地,需給國府交付XX租金。
那麼這一筆租金就永遠固定了,絕不能改變。
無論這一家人今後土地是多是少,租金都是如此。
這在某一方麵,加重了晉國土地兼並的風氣,但卻讓晉國各大世族願意為國府讓步。
晉文公至此變法成功,有極大部分歸功於狐偃的遊說辭令。
至於那些不願意的死硬派,則讓先軫派兵攻殺,查抄家產,誅滅全族。
流血犧牲也是必須的,
並不是說國府變個法就能全票通過,那不現實。
打一批,抓一批,殺一批,貴族們也就聽話了,加上狐偃給出的優惠還不錯,就紛紛讓步。
經密偵司來報,
晉國已經開始推行新法,並按律讓全國繳納賦稅。
徐靈將這份密折交給了總政廳,讓他們計算晉國今年大約能收到多少財帛——
六千萬錢!
恐怖的數字。
一年六千萬錢,雖說還遠遠不及靈國,但卻也能勉強擠進靈國三分之一的數目了。
“晉國新法推行之後,變強勢在必得,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徐靈坐在總政廳,正與薑遙議論。
薑遙:“君上不至於如此焦急,即便晉國變法成功,想要短時間內與我大靈較量,他們還是不行的。”
徐靈搖搖頭:“左相啊,寡人擔憂的不是一個晉國,而是如今前前後後大大小小想要效仿改製的各大諸侯!”
薑遙怔住。
徐靈:“唉,密偵司來報,中原已有十幾個國家明確了變法之路,並開始各自實施,各國欲圖變法,來動搖我大靈霸權。”
薑遙笑道:“君上,依微臣來看,變法不是那麼容易之事,君上難道忘了當年我大靈變法所遭遇的阻力了?”
徐靈想了想,頗為讚同。
薑遙:“以君上這等天縱之才,我大靈變法都困難倍出,更何況其他諸侯,一無才德,二無手段,三無兵權,又怎能輕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