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作為主力,將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衛國,如果失敗,那麼靈國能在不傷筋動骨的情況下,盡了一個盟友的職責。
如果成功,不但能打擊晉國的霸業和自信,還能讓靈國更加強壯,把衛國也拉攏進來。
屆時,衛魯靈三國合縱,東大陸諸侯將被步步蠶食,以加快他們滅亡的速度。
而且,晉國集團將進一步收縮,北可攻齊,南可攻宋,皆在靈國的把控之中。
對靈國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之前在朝堂上就討論過,隻不過被徐靈否了。
那就是派使臣入秦,讓秦國出兵,從後方侵襲晉國,來個‘圍晉救衛’,大事可成。
而且,秦穆公意圖稱霸,巴不得晉國出事,必要的時候秦國主動出馬,也是有可能的。
但鑒於秦國和靈國隔得太遠,這一來一回,即便是派熱氣球飛過去,也需要好幾天,途中還需要補充燃料,又要耽擱好幾天。
等談妥,到時候估計仗都打完了。
徐靈不願意做這種麻煩事,而且去求秦國,說不得秦國會得寸進尺,在貿易上占取更多的優勢。
到時候,靈國的主動權就沒了。
現在,雙方保持著一個平衡,互相交易戰馬、石油、抗生素、以及各種產品。
而由於靈國份額較大,占據著主動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秦國經濟。
如果要去懇求秦國出兵,秦穆公肯定會借題發揮,想在貿易上爭取更多份額。
徐靈不願意放任秦國坐大。
甚至可以說,這天下徐靈最警惕的就是秦國坐大。
畢竟,這個國家要是起來了,那可不得了,憑空給靈國豎立一個強敵,那沒必要。
畢竟,盟秦的做法,是在打壓晉國的前提下,有讓秦國強大。
而如果靈國能憑借自己的力量擊敗晉國,那將坐實天下霸主之位,同時占據著影響其他國家軍政經濟的主動權。
與大局上來說,盟秦隻能是下下策。
掰手指算算:
靈國現在控製著東大陸很多諸侯的一國軍政,說一不二,隻手遮天。
同時,魯國是靈國的小弟,在經濟上依靠靈國發展,在軍政上也依靠著靈國鼻息。
因為他們都是小國家,被強國夾在中間,很難做人,如果不抱個大腿,遲早會被滅掉。
而此次出兵援助,就是為了把衛國也拉入麾下當小弟,壯大靈國的聲勢。
以及,虎狼騎雄視西北,包括楚國在內,陳蔡沈鄭等國都不敢肆意妄為,反而一舉一動都要將靈國考慮在內,靈國也因此占據著絕對主動權。
越國就不說了,妥妥的幹兒子。
吳國雖然也是敵人,但他們現在自顧不暇,仲孫無變法也不是,不變法也不是,受到合縱條約的影響和壓製,非常被動。
靈國霸權如此強大,怎能隨意放棄?
而打贏這場戰爭,坐實霸權,靈國底蘊也將更加深厚。
這才是徐靈反對顧舟出動虎狼騎提議的原因。
隨後,徐靈按照矩光的計策,通過熱氣球下詔送到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