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通過這樣的方法,積累民望,在每年的選舉中,連任縣長。
這樣就有機會入國府總政廳做事。
而自從縣府選舉製度成立以來,很多縣長,通過連任得到了國府的青睞,被招進總政廳。
從此一飛衝天,也算是青雲直上了。
要知道。
這些縣官能吏,大部分都是舊世族子弟。
土地被國有製了,世族也就不攻自破了,他們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靠山。
國府總政廳,就是他們的目標。
加上每年徐靈隔三差五的檢查吏治,召開大朝會,召集全國縣長入靈朝拜。
一眼就能看出這些縣長的忠誠值。
沒有達標的,統統踢開。
這也是為什麼大朝會被各縣縣長們成為‘罷官會’的來由。
通過操作選舉,賄賂民眾,遊說遊街,通過那些形式主義而任職縣長的,一般忠誠值還真的不怎麼高。
這種人,一般都是為了一己私欲,才敢這麼做的。
真的為了百姓國人,勤勤懇懇的治理縣城,忠誠值是非常高的。
因為他們至少知道,要做好自己的職責,這是將愛國這件事付諸於行動,而不是空口說白話。
而入了總政廳的,沒有一個人吃虧。
一個個都起飛了。
雖然總政廳工作壓力大,但卻能保證縣長一家人能搬進靈邑生活。
要知道,由於經濟發展,靈邑的房價、物價,貴到了極點。
這也是整個靈國的經濟中心,一般人還真的住不起。
但入了總政廳,每個月的俸祿,就能讓縣官一家人在靈邑舒舒服服的過日子。
不但如此,
在靈邑周圍,正在興建四層樓高的水泥居住樓房,並且正在沿著居住區修建綠植和水渠以及道路,還有商業街等等。
由於土地國有了,又導致國府征用這些土地改造,輕輕鬆鬆。
總之,
現在的靈國,由於徐靈的各種政策,在不斷的互相輔助,形成一種正麵的良性循環。
當然,這種循環,要建立在國府有錢的基礎上。
比如你讓國人搬走,好征用他所居住的土地,那自然而然要給這位國人尋找新的居住點。
要麼是給他錢,讓他自己找,要麼是給他房子,讓他去住。
這也就是拆遷的由來了。
由於吏治的清廉公正,做事就沒人吃虧,加上大靈律在不斷的修繕,靈國的法治和‘愛國忠君’的思想,日益濃厚,並深植人心。
徐靈就經常在上書房跟兩位丞相感歎。
說什麼商君用了二十年變法,而大靈隻用了十七年,比商君還要厲害三年。
這讓兩位丞相一臉懵逼,商君是何人?
……
江東在逐漸的變得富裕。
很多南境的居民,由於地價很貴,時常要他們繳納六成甚至七成的穀物,讓很多人南下入江東。
因為在彭傑的農業政策下,沒人隻需繳納五成而已。
別看隻有這區區一成,數量卻是很大的。
很多人願意南下遷移。
這其實也是南境那邊縣府的策略,為了刺激民眾遷徙江東,擴充江東的人口,必須要加稅。
讓以種地為生的農民,全部去江東,建設江東的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