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孫截所率的五千甲士,以迅雷之速抵達吳北邊境,再過幾十裏,就能抵達吳中。
“通知全軍,迅速行軍,不許拖遝,否則軍法從事!”仲孫截下令,眾人接令去傳。
大軍開啟了全速,在平原上飛奔。
五千人,雖然不夠浩蕩,但卻也是一支可觀的軍隊。
仲孫截的統率力其實並不強,但他卻是仲孫氏正統,也是先君嫡係,師出有名,為了鏟除國君身邊的奸佞而來,因此軍隊之中,士氣正濃。
所有人都將自己想象成了一支正直之軍,為了清君側,而不得不從邊境後撤,回到吳中。
這裏,有很多地方,是他們的家鄉,
這裏,是他們從小到大成長過的地方。
而經過這好幾個月的國內動蕩和變局,也是時候到了更迭的時候了。
仲孫截連克數城,幾乎沒有守軍可以抵擋,甚至,大量的城池,主動為他們開放城門。
僅僅三天,仲孫截從下定決心舉兵,至抵達吳中地區,竟然沒有遇到一次可觀的反抗,倒是碰見一些小規模的戰鬥,但都不足為慮。
這些守軍守將,大多出身氏族,家傳兵法根本不知熟悉,就來領兵,自然被仲孫截打的丟盔卸甲。
他殺掉了好幾名氏族子弟以祭旗,激發了更強烈的士氣。
然而,這樣的趨勢,很快就在吳中核心區域,遭到了激烈的反抗。
強烈的民意,緊閉著城門,那些民眾和國人,在城牆內喝罵仲孫截,不忠不義不仁不孝,竟敢試圖叛逆吳國,妄殺奸佞。
不少鄉民和父老,在城內痛罵,甚至還寫了很多文章去評論他做的壞事。
仲孫截大怒,這一路上,他的大軍都能聽見這深深的惡意,圍繞在自己的軍中,影響了他們的士氣。
“先停止進軍,桓乘煽動民意,想要阻撓我等大軍的鐵蹄,真是癡心妄想。”仲孫截滿臉冷意,他深知誰才是奸佞,而桓乘操控民意來阻撓自己的大軍,簡直是十分幼稚的舉動。
隻要大軍攻破會稽,斬殺桓氏全族,仲孫截自會為他正名,為那些被迫害的人翻案。
在仲孫截看來,桓乘隻是在苟延殘喘。
他們沒有兵力,根本無法對抗自己。
“截公,就怕那桓氏綁架國君和春妃娘娘啊,我等在此地拖延時間,會不會貽誤大事?”仲孫截身邊,有副官諫言。
仲孫截點了點頭,卻冷笑道:“這種可能性是有的,不過春妃代表的是靈國,是靈公,那桓乘膽子再大,也不敢和靈公作對,本帥篤定他們不敢對小國君和春妃娘娘動手,相反,他們越要動手,越證明他們會失敗,本帥是不會撤兵的,既然大旗已經舉起,就沒有再撤回的道理。”
“大帥英明!”副官奉承道。
其實,這一次攻打吳中,全軍將士心裏都是有數的。
他們是正義之軍,而這沿途所遇到的反應激烈的民眾,則都是被桓乘和氏族集團給蠱惑了。
他們根本堅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