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什麼情況,秦國都不可能將與晉楚合縱之事告訴顧舟。
顧舟沒有證據,雖然隻是風聞三國大使會麵,卻無法當堂質問穆公。
隨即,顧舟轉移了話題,與穆公說了一些關於今後貿易和兩國往來之類的事情。
雙方都很有默契,百裏奚雙眼微眯的看著顧舟,他知道這個人絕不是來隻是說這些事那麼簡單的。
堂堂靈國丞相,會親自赴秦,跟他們商量貿易的事情?
隨便派個大使過來不好嗎?
然而,顧舟的臉上並沒有其它的表情,非常的淡然,似乎他也不著急,提起合縱之事。
很快,顧舟退了。
百裏奚咳嗽了一聲:“君上,此番靈相赴秦,絕沒有表麵的那麼簡單,還望君上警惕,他肯定還會找機會調查我們與晉楚合縱之事。”
穆公笑道:“寡人省得,隻是,寡人也並未和晉楚合縱,隻是互相派過大使會麵而已,他即便知道,也並不能怎麼樣。”
百裏奚想了想:“君上聖明。”
……
顧舟被帶到了大使館。
他知道自己這次前來,就再也不會輕易離開。
因為他必須坐鎮秦國,隨時盯緊晉楚合縱,責任重大,為此,靈國不惜加大與秦國的貿易交易量。
徐靈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做戰前的準備。
如果三國大軍合縱了,靈國後方也不會出什麼問題,一戰之力並不是沒有。
當年,靈國力敵晉楚合縱,大敗聯軍,各國讓楚成王出來背鍋,讓靈國割走了土地。
靈國的戰爭實力本來就是在的。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虎狼騎身經百戰,五萬控弦之士,皆是強兵。
但國與國之間,多個朋友總好比多個敵人。
打仗不是開玩笑,這是國力的比拚,是人命的堆積,是血與火的交融。
靈國有實力拉攏秦國不要合縱,那肯定是要去做的,即便到最終也失敗了,靈國至少努力過。
可顧舟並不這麼想。
他這次赴秦,實際上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能在徐靈期盼中,做得更好,這樣才算是有功,而他本人,也將名留青史。
可是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是個擺在眼前的問題。
門推開,武靖端著茶盤走進來,這是顧舟特意從靈國帶過來的,並不打算送給穆公,而是自己留著喝。
紫砂壺在冒著熱氣,顧舟用手巾擦拭著壺身,卻一直沉默著,在思考。
武靖:“丞相,肚子餓嗎?要不我讓廚房做點吃的,已經派人試過毒了,您請放心。”
顧舟搖了搖頭:“本相沒有食欲。”
武靖:“丞相還在想什麼事?”
“我在想,如何才能說服秦國不與晉楚合縱,秦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秦國不同意合縱,那麼晉楚的合縱就不會成功。”顧舟笑了笑說。
“哦?此話怎講?”武靖不解。
顧舟:“秦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三國合縱的基礎,如果晉楚合縱而秦不合盟,秦可隨時從函穀出關,功法晉楚兩國大後方,若是在戰爭時期,這樣的隱患,晉楚是不會讓他出現的,因此,秦國必須要拉攏進他們合縱的聯軍裏,才能放手讓大後方空虛,將國力全部傾斜至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