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秦晉盟好,可實際上,秦國和晉國可是老冤家了。
襄公對待秦國,在兩國關係上,可有些不上道,和文公一比,可就雲泥之別了。
文公畢竟是穆公扶上位的,對秦國有恩情在。
可襄公一上來,兩國矛盾就再次燃起。
徐靈細細想了想,親手寫了一封信,又把奴煙叫了進來。
奴煙急忙進入軍帳:“君上喚我?”
“奴煙啊,派人將這封信秘密送到穆公手上,記住,一定要他在趕到前線前,送到他手上,能完成嗎?”徐靈將書信遞給了奴煙。
奴煙低頭看了一眼:“奴下遵旨!”
說完,他又跑出去了。
很快,這封書信,上了密偵司的快馬,朝著穆公前進的方向飛奔而去。
同時,奴煙也布置了殺手團隊,如果事情有變,再行刺殺之事。
奴煙從不問徐靈的計劃,他隻負責執行,雖然奴煙本人還是希望能夠刺殺穆公,一勞永逸的。
……
同一時間。
秦穆公正在南下。
他帶了一支部隊,一百多人,前往前線。
現在戰事已經進入了膠著狀態,國內的氏族階層,也分成了好幾個派係,說要趁亂進攻晉國的,也說要好好扳倒靈國的,也說要倒向靈國的。
穆公可以說是不厭其煩。
他其實很有才華,憑借他本人的治國能力,和百裏奚等良相的輔佐,將權力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上。
但這是氏族主動讓出來的。
大家對穆公都心服口服。
可如果利益不同體,氏族叛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秦國曾經就有好幾個國君被氏族刺殺,新的國君被氏族扶植。
說白了,他穆公都是氏族扶植起來的。
隻不過,穆公很對氏族們的胃口。
而且穆公也都是為了秦國著想,
他才能驅動得了氏族階層的那麼多人。
實際上,曆史上商鞅變法,寫出商君書,大體上都是再用愚民、壓民、欺民的政策來變法。
隻是,有很多變革,在古人看來,非常的超前。
因此,愚民也變成了為民著想。
秦國的法律其實非常的嚴苛。
但民眾的民智尚未開啟,因此秦國才能一路向上,變得後世大秦那般強盛。
穆公歎了口氣,坐在馬車上,逐漸的遠離雍都。
其實他內心也有想法,到底是親靈還是和聯軍盟好,賣力打仗。
無論怎麼說,襄公和穆王的提議,也非常的嚴肅,如果楚國亡了,靈國絕對會利用秦晉的矛盾進攻晉國,那樣就會很對氏族的胃口,穆公就算不願意,也不得不出兵幫助靈國。
而隻要他們出兵,靈國就有把握能滅了晉國。
那麼強大的靈國,三國聯軍就打成這般膠著的狀態,所以,後果可想而知。
晉國一亡,下一個就是秦國。
徐靈恐怕到時候隨便找個借口,就能攻向秦國。
而反觀自己,已經老了……
還有對抗靈國之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