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政廳這個人的才幹就有所發揮,特別是治政手段和他的運籌帷幄的計算能力,都超乎同輩官員。
段井本身也是個低調的人,因此在總政廳經常性的無人問津。
有了郡縣製,中央集權更加強大。
縣長總領一縣事務,郡守郡牧總領一郡事務,而總政廳則能輕鬆許多,因為不必再去處理每個縣的瑣碎事情,大量的瑣碎細節,都會被縣長和郡守郡牧篩選掉,隻需要處理大事即可。
而這樣一來,左右兩位丞相對總政廳的控製程度也越發的強大。
他們可以直接參與總政廳理政,將事情上報給最高級的國君徐靈。
這種突然改製,也是靈國的風貌之一。
身為隱形複辟派的鬥氏一族全盤皆輸,沒有想到一個國家突然改製,竟然無人反對!
難道徐靈提前和他們商量了嗎?
難道這種製度不會影響到現在國服官員體係的既得利益嗎?
他們為什麼答應的如此爽快?
包括左右兩位丞相都是意見統一?
這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前所未見之事。
鬥亥直到現在心裏還在砰砰直跳,滿臉的不可置信,難以壓抑心中怒火。
他當然不可能想到,徐靈用忠誠鎖鎖住了國服全體官員,隻留下兩位丞相和軍中人士還保持著未被鎖住的狀態。
改製當然非常簡單。
郡縣製也是勢在必得的。
二十個縣,每天呈報到總政廳的事情堆積如山,早已就已經難以運轉,如陷泥潭。
現在有了郡守郡牧,篩選了大量國務堆積,有些事情他們自己就能處理。
總政廳肩膀上的工作不就輕鬆許多了嗎?
徐靈借著遷都大典順利改製,這一消息無人得知,大家都表現得非常自然。
而三個郡的交通和經濟,徐靈也早已在幾年前開始布局。
新靈環道和江東環道就是布局棋子之一。
三個郡將從江東、靈邑、郢都為中心,布置鐵軌和瀝青公路,縱橫交錯,加大三個郡的交通往來效率。
與此同時,三個郡中心,也將成為經濟中心,以此為基礎,擴張靈國經濟版圖,也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赴任的郡守郡牧必須忠心耿耿,清廉為官,不違法亂紀,貪汙腐敗。
即便你才敢差一點,隻要為人正直清廉,郡治就不會差到什麼地方。
而隻要郡守郡牧稍微有點才敢,郡治都會直接飛起。
因為有靈國強大的經濟基礎作為後盾,辦事不會受到金錢的掣肘。
比如,你要修路修橋,沒有錢,這個項目就會耽擱許久,或者你很有錢,但都被各級官員貪汙吞掉,真正落到建造和工匠手中的,根本沒幾個子,這就會造成郡治混亂,人心背叛。
如果你為官清廉,做事井井有條,該下撥的款項從不拖遝,那無論你要修什麼東西都會順利異常。
有了路有了橋,經濟不就好起來了嗎?
所謂要致富先修路。
交通要道,是三位郡守三位郡牧第一件要做的大事。
靈州郡的公路鐵路早已成型,因此落到黑肩段井手上的工作就極為輕鬆。
但落到沈莊鬥亥,梅丞巴壘肩膀上的工作負擔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