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五千秦騎開蜀道!(2 / 2)

並令贏郎率三萬重騎長期駐守在那裏,調教降卒。

讓狄族人幫忙養馬放牧。

雖然那裏不是大草原,但的的確確適合用來當做靈國的後花園。

贏梟則獨留兩萬精騎,去了齊吳靈交彙之處。

戍守幾座軍鎮,以防不測。

至於火龍軍、飛鷹軍、裝甲軍。

則相繼屯兵在陸渾戎地區!

現在陸渾戎被改成成周的轄境了。

三軍駐紮在此,為的,正是防備秦國……

……

《山海經海內經》記載:

西南有巴國。

太葜生鹹鳥,鹹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

後照是始為巴人。

《路史後記》卷一記載:

伏羲生鹹鳥,鹹鳥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後照。

後照生顧相,降處於巴,是生巴人。

巴國的地域大致在陝南的漢水上遊,南及大巴山北緣,東至襄陽,春秋時有所擴展。

戰國初期迫於楚的勢力,巴國舉國從漢水流域南遷至長江幹流,先後在清江、川峽之間立國。

《蜀王本紀》記載:

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

蜀與鐲通,即野蠶。

蠶叢目縱,居岷山下的石穴裏,

蠶叢、柏砱、魚鳧三代都有數百歲,

神化不死。

巴蜀延綿數百年,

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國家。

巴蜀隻能算是地區,

而在這裏生活的人,也隻能算是部族。

但在這個平行世界,

巴蜀卻是成了國家體係,

並且,兩國征戰不休,數百年來沒有停歇。

由於地理位置和資源的天花板有限。

巴蜀誰也沒壓過誰。

就這麼互相仇視了數百年。

唯獨那一次,

成周,王室被轟炸,襄王和太子紛紛喪命。

巴蜀響應王室號召,進攻過靈國。

靈國沒有跟他們一般見識。

後來,仍舊是被靈國打退了。

他們的鷹隼部隊可以克製飛鷹軍。

但卻又被火龍軍克製!

當時火龍軍千裏馳援,

將巴蜀聯軍逼回了劍門關。

甚至連他們的棧道都給炸了!

而現在,

快一年過去了。

棧道重修,

但巴蜀人卻再也不敢踏出劍門關一步。

這裏,

蜀漢時稱劍閣,

隋唐時始稱劍門關,置大劍鎮,

武則天聖曆二年置劍門縣!

而在春秋,這裏還沒有名字。

但已經有了天下第一隘口重關的姿態!

想要出蜀,必走劍閣。

想要入蜀,也必先克劍閣!

蹇叔親率五千輕騎,抄劍閣入關!

此時此刻,

正是巴蜀兩國交戰正酣之事!

五千精銳悄然入蜀!

這個決策,不是蹇叔下達的,

也不是秦康公贏罃下達的。

下達這條軍令的,是此刻身為大秦執政大夫的趙盾!

以及秦右相——賈佗!

沒錯,

賈佗不但入秦還事秦,

被贏罃看重,敕封為右相,僅次於執政大夫。

畢竟,他們二人不是秦人。

受到氏族排斥,

左相的位置,贏罃想給也給不出來。

但執政大夫無疑是朝堂一人之下的第二把手。

右相則是第三把手。

天下格局變動。

靈王滅七國,踐踏禮儀之邦,殘暴早已深入人心。

當時,

趙盾在朝堂上諫言,

大秦要強盛,必先收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