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也相繼開設到了五百座。
遍布全國縣份。
隨著紙幣的發行,不斷的印錢,靈國的金銀本位體係逐漸的完善了起來。
大量的金銀銅鑄幣,被收繳到銀行屯放,嚴加看管。
這種重任自然都交給了當地的稽查隊來負責。
每一位隊長都會為了保護銀行鑄幣不被盜竊和搶奪而派遣重兵把守。
現在靈國山賊強盜不多,但並不是沒有。
萬一真有不開眼的去搶銀行,若是守軍孱弱,被人家得逞,那一千顆腦袋也抵不過這個罪行。
紙幣已經影響到了全國。
由於一開始的,從郢都、靈州、絳邑、江東、隆北、泊都等經濟最高的城市帶頭。
加上幾個市場隻需使用紙幣。
很多地方也相繼使用起紙幣了。
這玩意兒的確是非常方便的。
就是怕通貨膨脹。
徐靈好幾次朝會,都在關注紙幣的問題。
鑄幣不夠的時候,就會停止印紙幣。
而鑄幣太多的時候,就加緊讓人印多多的紙幣,然後從銀行發行出去。
前來兌換鑄幣的人,都會得到紙幣。
而鑄幣則都被重鑄提純以後,煉成一模一樣的塊兒,堆放在倉庫之中。
這些東西,保證著紙幣的價值。
於是,
市場上的鑄幣相繼的不斷減少,而紙幣的價值,則相繼的不斷被抬高。
除此之外。
靈國還收繳了大量的外國鑄幣!
這些可都是香餑餑啊!
徐靈下令當場溶了!
全部打造成塊兒。
這就導致,國外也開始使用紙幣。
因為市場上的鑄幣越來越少,那些隻使用鑄幣的國家——尤其是秦國。
非常的吃虧。
他們本來就隻有那麼點鑄幣,
現在全尼瑪被人拿去靈國重鑄溶了。
你讓我怎麼辦?
秦國恨啊!
贏罃不得不聽從趙盾的話,下令允許使用紙幣。
幾個市場還大力推行靈國紙幣,導致靈國紙幣價值更高。
當然。
外國是沒有銀行的。
這也導致了各國都把自家的鑄幣保管的非常的嚴密,跟寶貝一樣。
甚至,
秦國有人還提議,也學著靈國建造銀行。
可秦國哪有那麼多錢。
頂多在雍都首都建造一座銀行,那杯水車薪。
秦國也想發明紙幣,但朝中有人勸諫,發行了秦國紙幣,根本不行。
價值沒有靈國的紙幣高,隻會被靈國製裁。
也有人反駁。
若不發行紙幣,大秦的鑄幣將會源源不斷的流向靈國。
大秦隻會越來越窮。
朝中為此爭論不休。
於是,
贏罃下令,仿造靈國發行紙幣,但僅限在雍都。
秦國的紙幣與金銀掛鉤,國府說是和靈國紙幣一模一樣,但秦國沒有銀行體係啊,雍都那隻有一座銀行管得了屁用。
所以,價值水漲船高之後,又急速的下降。
鑄幣還是被各大市場捏在手裏。
人們都不傻,
拿鑄幣還是去兌換靈國的紙幣劃算,購買力很高。
說實話,
貨幣這東西,民眾國人的信任度高非常的重要。
一個信任度不高的紙幣,它本身的價值也不會很高。
即便和金銀本位掛鉤,老百姓還是願意把鑄幣交給靈國。
當然,畢竟是秦國的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