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怒的呂潘尚且還未意識到自己嗬斥的人是誰。
隻覺得高鄉壁無恥之極。
明明是他們東海公司犯了大錯,現在卻要讓軍隊、讓國家背鍋!
太無恥了!
而實際上,
去年與吳國合盟又聯姻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呂潘親自主持的。
不過,他是國君!
國君怎麼能承認自己有錯呢?
嗯!
錯在東海公司!
錯在國氏和高氏剛愎自用!意氣用事!
他們不禁了漁業和鹽業出口,靈國又怎麼會進行高緯度經濟製裁!
原料可比漁鹽重要太多!
何況齊國生產大多依靠靈國出口的原料。
否則他們的生產力就要大打折扣。
這麼明顯的問題,這兩個老頭兒難道就看不出來嗎?
是的,
他們膨脹了。
眼瞅著東海公司市值破億,無論是任何人,都會膨脹的。
他們連吳國大司馬的話也不聽。
導致仲孫截最後直接不再出席東海公司的會議。
東海公司淪為國高二族斂財之所。
齊國和吳國的關係也名存實亡。
聯姻?
那不算什麼,
送一仲孫族女子去齊國而已!
就算關係破裂了,那女子也早已是齊國人,與仲孫氏族無關。
吳國這一年表麵上按兵不動,實際上卻在洗空東海公司的持有股權。
賣給了很多散戶和齊國豪門。
這都是在秘密的場所下進行的。
國高二族並沒有察覺出來!
現在事情被鬧大,高鄉壁想急流勇退,於是讓軍隊背鍋,嚴辭請呂潘出兵。
否則就以齊國鹽業興亡要挾之!
沒錯!
就是這麼狂!
你能說啥?!
呂潘也是在高鄉壁離殿以後才反應過來,頹然坐下,一言不發。
國東聖也借口退下。
東海公司,於第三天正式解散,國高二族卷了錢安然退出,仍舊一手把控齊國漁鹽業。
消息傳回。
靈國則於第七日取消了製裁。
恢複了與齊國的貿易。
各種原料這才重新進入齊國,齊國商人也重新看見了家鄉的太陽。
不過,
呂潘蒙受了劇烈的損失。
高鄉壁甩鍋手段乃是一絕,呂潘不願出兵,他就以周轉不開為借口,拖延上交鹽產這方麵的利潤。
要知道。
齊國有半數經濟來自於鹽。
高鄉壁這廝怎麼可能沒錢,怎麼可能周轉不開?
誰不知道他家裏藏的金子都能堆出一個國府宮殿群了?
然而,
高鄉壁就是一句話,
沒錢!
你又能怎麼樣?
人家手握兩萬私兵,不算入齊國常備軍力之中,但戰鬥力超然的一支部隊。
呂潘難道派軍隊去抄家,然後互相殘殺嗎?
沒了高氏,齊國鹽業一片散沙。
於是,
呂潘無奈之下找到了國東聖,請他去說和高鄉壁,讓他老人家息怒。
漸漸的才有錢從高氏手裏流入國庫。
呂潘在鬆一口氣的同時,也對這次胡鬧感到完全無解。
靈國在各方各麵碾壓他們。
不光是齊國,燕、吳、越皆是如此。
甚至連秦國都在一定程度需要依靠靈國的原料。
當然,
經濟製裁也是一把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