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感靈術(1 / 3)

易雲得到鼓勵,才道:“我也不知道說的可對,你們,就當笑話聽好了。”然後他才又整理了一下思緒,緩緩道來:“天地虛空,無邊無極,混沌一片,虛無中卻有實物充盈,就是氣,氣運行而不悖,最終虛實融合,陰陽為一,化生了天地萬物……”

歐陽絮茹驚呼一聲,愕然道:“這些都是你剛才自己體悟出來的?”

易雲緩緩點了點頭,眾人大奇,都疑惑的看著歐陽絮茹,隻見她欣喜的道:“虛(無)則空間,實(有)則一氣,虛實相成,萬物化生……”

柳若嫻接了過去道:“天地各乘氣而立(老子之主張),可見天地既成,無限之氣仍包裹天地,故虛(無)與實(有)統一而不可分,亦即空間與物質統一而不相離。”

旁邊眾人聽到這裏,臉上都有霍然開闊的神情,似是平日苦索的道理,此時突然開竅一般,無不雀躍欣喜。

歐陽絮茹又道:“氣存於天地,與萬物合而為一,能感應此‘氣’者,當能與天地和合,通達世理了,而掌握這一“氣”的玄妙之所在,就當是‘玄光感靈術’的所在了,易大哥並非道教中人,卻能以自身悟力明白這我們平日都不明白的道理,誰還能說這是小孩皆知的言論?”

她這話顯然是針對剛才孫世穎的取笑而說,此時孫世穎漲紅了臉,卻不反駁。柳若嫻微笑道:“易大哥既然已曉天人之理,何不當場示範‘玄光感靈術’,讓大家開開眼界。”

易雲苦笑,心想自己剛才雖然或有所悟,卻沒有多大的把握,見歐陽絮茹也以支持鼓勵的眼神看著自己,程可風的臉上,亦是興奮莫名的支持神色,楊鬱亭微笑不語,方淑敏歡欣雀躍,孫世穎和其餘的人也專注的看著自己,忽然感覺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他第一次感覺自己身上有了些微壓力。

他慎而重之的屈膝座了下來,柳若嫻悠然吟聲道:“通達天理,感玄靈氣,可別忘了法訣最後兩句!”

易雲曼聲回憶道:“簫笛本虛空,氣運而成音;積草本多竅,氣蒸而成菌,若明此道者,氣運於虛耳。”

歐陽絮茹讚許的看著易雲,眼中露出莫名的欣喜。那段艱辛晦澀的文字,除了她及少數幾人外,恐怕都沒有記下來,他們都是道教弟子,能記下口訣其實並不困難。易雲對於道家之理,卻從未涉及,居然也能一字不漏記牢,已然可以看出他記憶靈力,非同一般。同一時間,楊鬱亭也佩服的看著易雲,顯然,他也是牢記剛才那段口訣的少數人之一。

易雲緩緩閉上了眼睛,引氣自丹田而起,靈力彙聚,達於全身,他任督二脈已通,迅速控製內息繞身體一個周天,天目頓明。感受周圍靈力,如魚遊水中般靈氣流動,百脈舒暢,靈台頓時一片空明。

到了這一刻,他卻不知曉該如何去做,腦中閃過柳若嫻的提醒,心中亦慢慢浮現了那幾句口訣:簫笛本虛空,氣運而成音;積草本多竅,氣蒸而成菌,若明此道者,氣運於虛耳。

簫笛內部本是空的,空穴無風,何來音色?氣運而成也,此“虛”與“氣”,本就是形成萬物的元素。萬物相代,推陳出新,不知其所萌?由此觀之,萬物之形成,皆由氣運於虛之所致。

口訣的最後一句,在易雲的胸中,如火焰一般炸開,彌漫填充腦際。

氣運於虛!

一陣靈感拂過,易雲似乎漂浮海洋天際一般,抓住了救生的浮木和落腳之地,這一刻,他才是真正的入道,也領悟到了常人所不敢想像的至理。

靈氣在體內盤旋徘徊,周行遊走,此為一氣,何處為虛呢?身體之內,奇經八脈,五髒六腑,內息徘徊,血液奔流,皆是實物,何處是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