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窺天下(1 / 2)

“大愛容萬物……”易雲喃喃自語著,但是迅速恢複了感傷,還是堅定的說道:“愛的確偉大,但是幽劫,我還是要殺。我要殺他,隻因我想殺他,我要他死,不想他存活在天地之間。”

心念之所致,就要去完成,覺得該做,就要去做。這本已經是佛教“禪”的境界,但是容相卻沒法體會到這一層。他所說的以“博愛”入道,或許反而是他自身的寫照。愛天下,愛萬物,視眾生平等為一,這本是其創建“太平教”的本意。

但是,正因為道常在、道無名,每個人都有自己悟道的途徑,或許千變萬化,卻都殊途同歸,易雲心中的天道,或許更接近佛家“禪”道。

輕輕一聲歎息,容相道:“殺戮,或許是終結,也可以是開始,既然殺幽劫已經成為你根深蒂固的信念,我也不必製止你。隻是,如今想來,當年他利用我的幫助,屠殺碧雲村民,或許真如你所說,早已知道邪靈之存在,有意利用或吸收其邪力。那麼他的修為,該已在你我之上,斷不是如今的你所能匹敵。”

易雲淡淡道:“信念所致、金石為開,麵對他,我可以沒有仇恨,更不會有恐懼。”

“好吧!”容相道:“你可以去殺他,但是,你能否答應我一個請求。”

易雲道:“但說無妨!”

容相道:“你就在我這太平教總壇的不周之山,修行三年。這三載之間,我必將自身修煉體會心得,與爾分享。三年之後,任其去留如何?”

看著容相的眼睛,清澈純明、滿含期許,易雲終於凝重的點了點頭,並親自替他,斟上一杯茶!

峨嵋絕頂。

孤懸天之外、傲立塵世中,那孤危高絕,如鬼斧神工雕琢而出的後山絕地平台,還是如此的仙靈絕世。

鬆濤、竹林交錯,大氣而磅礴的景致,此時卻顯得憂鬱而淒涼。任何景致,本是隨心境而轉移的。

秦碧晴傲立其上,綠色衣袂飄飛,似與天地融為一體,沉寂、冰冷。

唯一不能沉寂的是心境,波動如水。萬般愁緒,如絲糾纏,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其牢牢縛住,欲掙無力。

原本,尚可借助劍舞,一舒胸中鬱氣,但是時間越長,那相思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與日俱增、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劍舞,已經根本不能平息心境。

到底是怎樣的相思,才能如此纏綿而刻骨?

一聲歎息,起在身後。絕音師太手持佛塵,施施而來,輕聲道:“晴兒,三年了,為師感覺你心不能靜,也不知道在你身上,到底發生了何事……”

秦碧晴回過頭來,麵上輕微抽動,本想作出微笑,奈何竟是無法如願,輕聲道:“師傅,弟子沒事,您找我有事嗎?”

絕音又歎息了一聲,道:“從三年前碧雲一戰之後,為師已感覺綿力微弱。但是道術玄法已修至極致,苦不能有所突破。或許,對天道之感悟,還不能透徹領悟。”

秦碧晴道:“師傅言下之意是……?”

絕音正色道:“我欲閉生死之關,所以要處理後事,峨嵋一門,交在你的手上我最為放心,但是見你整日如此神情恍惚,如何擔當重任?”

秦碧晴輕微一震,其震驚的乃是絕音所言的“生死之關”。道家閉關,隔絕外界一切,潛心苦思,待到有所成時,就破關而出。但是也有預期不能完成功業的,卻也能從入定中收回神識,若是提前完成預計修行,也可提前出關。

但是絕音所說的“生死關”,乃是預先設置一個極高的標準,一旦開始閉關,不能達成目標,或許一直到肉體死亡,也無法出關。所以一般閉這種關,輕則七八年,重則數十年方能出關。乃是不成不休、不成不生的重大玄關。

“師傅……一定要閉關嗎?”秦碧晴小聲的道:“弟子,或許沒法將峨嵋治理得如師傅一般井井有條。”

絕音決然道:“為師意已絕,不用多說。我已經吩咐了下去,從今往後,你就是峨嵋第三十五代掌門人,待你尋回峨嵋鎮山至寶‘仙靈劍’,派中長老自然會給你舉行加冕儀式,為師言盡於此,以後你就好自為之了。”

這一刻,她的表情冰冷而決絕,仿佛已全然變換了一個人,再不是秦碧晴眼中昔日那眉目慈祥的師傅。

斷絕七情、拋開六欲、超然物外、不在五行。

以“絕情”入道!

或許,絕音已然真正開始入“天道”了。天道本不仁,連峨嵋掌門這樣的地位都能隨意放棄,看來她果然已經超脫。

隻留下秦碧晴一人,怔在當地,一片茫然。

不周山。

相傳乃是連接天地的唯一擎天柱之所在。

遠古封神時期,共工怒觸之,天柱倒塌,四維絕,天不周載,地不能兼覆,日月星辰移焉(注一)。所以據說,不周之山乃是最接近“天”的極點所在。

還是那座孤峰,仍是那片危崖。此時雲舒淡卷,天高地闊。易雲仰天,深吸了一口氣,感覺生長於此天地之間,是如此的幸福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