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安01年的演唱會圓滿落下帷幕,總結成績,簡直可以用空前來形容。
十多首震撼了音樂界的鋼琴曲,十多首震動了歌壇的新歌,持續了兩個多月的熱搜,上億的話題討論量……
環球娛樂公關團隊在做數據總結時,簡直不知道要把哪項數據擺在最前麵,感覺每個數據都是爆點。
至於票房方麵,更不用了,雖然沒有商演走穴來錢快,但到手九位數的分賬放在世界範圍來看,也絕對是頂級的那一檔。
更不必,還有廣告植入、視頻版權、新歌版權等其它方麵的收入。
當然,這麼一輪演唱會下來,除了這些可見的金錢收益,人氣和影響力方麵的提升同樣不可估量。
截止到這輪演唱會結束,餘生安這個名字已經真正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成為歌壇乃至於音樂界最頂級的巨星之一,如果算上當前熱度和流量,“之一”兩個字可以省略。
當環球娛樂把總結性的通稿發出去之後,各方麵的討論很快展開了:
“不知有沒有人統計過,餘生安今年的演唱會到底打破了多少紀錄?”
“從新人當年出道的角度來,應該是各項紀錄都被打破了,觀眾人數、票房、甚至場次。”
“不用加上新人這個條件,這輪演唱會推出的新鋼琴曲、新歌以及由此引發的話題熱度和討論度,曆史第一,單項曆史第一,綜合曆史第一!而且除了他自己,這些紀錄,100年以內,恐怕都沒人能打破!”
也不怪網友們吹捧他,環球娛樂發出的通稿隻是簡單、客觀地羅列了各項數據,看起來就像在吹牛逼,搞虛假宣傳。
除了網友們對數據方麵的驚議,媒體和部分樂評人對餘生安的評(吹)價(捧)就顯得專(誇)業(張)許多。
某娛樂媒體在介紹餘生安此次演唱會相關時,用到“當之無愧的王”七個字來形容他。
盡管如今是個王不如狗,後遍地走的娛樂時代,但當媒體不約而同地把餘生安和“王”掛上鉤,大家都發自肺腑地認可這個稱呼,也下意識地把他和那些“王”們做了區分。
“我們不能用歌星或者明星來形容他,以他如今表現出來的成就,可以稱他為藝術家。”
“藝術家的評價還是過於誇大了,也許過幾年我們可以這麼稱呼他,但現在,我倒覺得‘音樂家’的稱呼更為確當。”
在這個時候,網絡第一“餘吹”傅珥自然不會缺席。
實際上,餘生安演唱會剛一結束,網上的討論還沒有形成規模,他就在微博發布了將近一萬字的長微博,逐一點評了餘生安此次演唱會的所有鋼琴曲和新歌。
傅珥本身就是學鋼琴出身,當他逐一聽完餘生安那些鋼琴曲,又逐一對照樂譜演奏之後,心中的驚撼是難以言喻的。
這和他點評餘生安那些歌曲還不同,點評歌曲的時候,純粹從技術和情感共鳴等方麵進行剖析,自己也是從一個聽眾的角度去感受體驗。
而那些鋼琴曲對他來,不僅是聆聽的音樂素材,還可以親自演奏,感受顯然更加深刻。
因此,他在長微博的最後寫下了“餘生安一手開創了華夏樂壇的盛世”這種句子。
網上議論不斷、讚揚滿,餘生安卻沒有時間去一一體味享受,他現在要馬不停蹄地準備接下來的工作。
藍衛視的跨年演唱會和《射雕》的拍攝。
跨年演唱會方麵,藍衛視的宣傳已經鋪開,他們今年除了邀請了餘生安,還邀請了其他0多位一線二線的歌手藝人,而在他們所有的宣傳物料中,餘生安都毫無疑問地被放在了位和壓軸的位子。
這種安排,就連最愛為自家愛豆撕番的那些粉絲都無話可。
於是,網上一時間出現了這麼一種撕番的經典台詞:
“被餘生安壓番我們心服口服,但算什麼東西,憑什麼他的名字要放在我家哥哥上麵!”
餘生安本人也早就接到藍衛視節目組的安排計劃,他的登場時間在點45分,算上和主持人的互動時間,大約要唱五首歌,即一直唱到〇點鍾聲敲響前的15秒,然後帶領全場觀眾倒計時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