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鴻門三克星(1 / 3)

第二十章 鴻門三克星

雍齒變叛劉邦,被劉邦趕走後,曹無傷就一直處於擔驚受怕之中!

當曹無傷得知劉邦不但不會重用他,而且還提放他時,他就更不安了!

曹無傷能文能武,有勇有謀,劉邦起兵造反的最初階段,每一戰役都有曹無傷參加,而且如曹參,樊噲等一般受到重用!曹無傷在每一次戰鬥中都能屢建奇功。現在好了,由於曹無傷原是雍齒的手下,被劉邦晾在一邊。曹無傷受不了這樣的冷落,他打算另投門麵。

在所有的起義軍中,很少有與劉邦相提並論的。曹無傷一時找不到合意的主子。所以,就在劉邦處忍著過日子。曹無傷不敢單獨幹,他認為單獨幹,風險太大。

曹無傷聽說項羽打敗章邯後,也向關中來了。曹無傷立即意識到機會來了。曹無傷想投靠項羽,他認為項羽是唯一能與劉邦抗衡的將領。曹無傷也知道項羽傲慢,投奔項羽不能空手而去,必須有個“投名狀”,這樣見了項羽,也顯得自己是有能耐之輩。

拿什麼做“投名狀”呢?

曹無傷是有頭腦的人,他決定設計陷害劉邦,到時,自己火中取栗,自然會得到項羽的賞識。

曹無傷設計好了一切!

曹無傷對劉邦說:“關中是天府之國,帝王之鄉,這個地方富有十倍於天下。現在聽說章邯被項羽打敗後,已經投降項羽。項羽封章邯為雍王,稱王關中。不久,就會帶兵進攻關中,到時,關中也就不是沛公的關中了。為了保護關中,應該派幹將守住函穀關,禁止諸侯軍入關。還應該調遣關中兵力,固守函穀關,以便抗拒項羽入關。”

劉邦聽後,認為曹無傷這個計策不錯,隻是對曹無傷突然提出這樣的計劃有些疑惑。劉邦想:自己早已冷落了曹無傷,今天怎麼主動獻計獻策呢?便問曹無傷說:“我們為什麼要固守函穀關?”

曹無傷說:“楚懷王和沛公約定先入關者為王。現在,沛公率先入關,就應該是關中王了。沛公想,您為關中王,項羽服氣嗎?當初楚懷王派遣沛公西征,讓項羽跟著宋義北向救趙,明眼人都知道,楚懷王這是向著沛公的,項羽對此是有怨言的。現在沛公為關中王,項羽一定要與沛公爭,沛公能爭過項羽嗎?”

曹無傷這一串問話,讓劉邦吃驚!

劉邦再也沒有心思猜測曹無傷的心機了,焦急地問曹無傷:“那怎麼辦呢?”

曹無傷見劉邦上鉤,說:“封住函穀關,不讓項羽入關,這樣項羽再有本事,他進不了函穀關,也隻能幹著急!”

劉邦不言語!

劉邦在想:曹無傷說得很有道理,不這樣做,讓項羽入關,那自己的關中王就泡湯了。

思來想去,劉邦還是采納了曹無傷的建議。

不久,項羽果然帶著大部隊向函穀關進軍。劉邦此時竊喜,以為曹無傷有先見之明,讓他提前做了安排,才使項羽的軍隊進不了函穀關。

晚上,劉邦單獨宴請了曹無傷!

劉邦帶著幾分歉意對曹無傷說:“曹左司馬深明大義,就是遭到誤解,也不改初心,人才難得。要不是前幾天曹左司馬建議我重兵把手函穀關,現在項羽已經入關了。”

曹無傷說:“感激沛公對我的理解與信任。要是沛公不信任我,不采納我的建言,我也不可能有為沛公效勞的機會。”

劉邦說:“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曹左司馬是經得起考驗的老將,是我劉邦左膀右臂。以後,曹左司馬還得一如既往地協助我成就偉大的事業。”

宴會散後,曹無傷就去見了項羽。

項羽來到函穀關,看見函穀關關門緊閉,又聽說劉邦已經平定關中,十分憤怒,立即命令黥布攻打函穀關。

函穀關在劉邦看來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在項羽看來,函穀關隻不過是道籬笆、土牆,不到半天功夫,項羽攻破了函穀關,帶軍駐紮在戲水。

曹無傷在戲水秘密會見了項羽,對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讓秦王子嬰為相,珍寶盡收劉邦府庫。”

項羽隻有一根腸子,吃什麼,拉什麼!聽了曹無傷的告密,氣得渾身發抖,決定派兵剿滅劉邦。

曹無傷還不忘獻媚說:“劉邦駐軍霸上,隻有十萬人馬。到時,我可作為內應,與上將軍裏應外合,一舉全殲劉邦十萬人馬。”

曹無傷企圖以此邀功請賞!

在項羽身邊,還有一個範增!

這是一個無時無刻不想置劉邦於死地的高參。被項羽尊稱為“亞父”。

範增對項羽說:“沛公在崤山的東邊的時候,對錢財貨物貪戀,喜愛美女。現在進了關,不掠取財物,不迷戀女色,這說明他的誌向不在小處。我叫人觀望他那裏的氣運,都是龍虎的形狀,呈現五彩的顏色,這是天子的氣運呀!趕快攻打,不要失去機會。”

項羽大怒,說:“明天犒勞士兵,給我打敗劉邦的軍隊!”這時候,項羽的軍隊40萬,駐紮在新豐鴻門;劉邦的軍隊10萬,駐在霸上。鴻門離霸上僅有幾十裏地。

中國曆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隻有兩位。

一位是孫子,著有《孫子兵法》,以軍事理論著稱,是軍事戰略家。

另一位就是項羽,沒有著書立說,以戰爭實踐著名 是軍事戰術家。堪稱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

孫子是因為有《孫子兵法》,而讓古往今來的軍事愛好者為之折服,以理論見長。

項羽因為戰必勝,攻必克,而令對手鬼哭神嚎,以勇氣著稱。

項羽在來關中以前,是以次將的身份跟隨宋義北上救趙。宋義懼怕秦將章邯,不敢進攻,一拖就是四十多天,軍糧也消耗盡了。項羽便找了一個借口,取了宋義項上人頭,自封為上將軍,帶著幾萬人馬渡河,與帶著幾十萬人馬的秦將章邯交戰。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幹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鑿穿沉入河裏,把做飯用的鍋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