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玩陰招(1 / 3)

第二十四章 玩陰招

呂澤知道劉邦這次彭城敗得一塌糊塗,心裏著實佩服父親,於是派人找來父親,告知父親劉邦的慘敗!

呂公到後,對呂澤說:“現在漢王正在考慮冊立太子的事情,我們應該為此準備!”

呂澤說:“父親怎麼知道漢王現在正在考慮冊立太子的事情?”

呂公說:“劉邦這次大敗,讓劉邦警覺什麼事情都有萬一,要為萬一做準備!冊立太子,就是應對以後一旦萬一!”

盡管呂公說的很隱晦,呂澤聽懂了父親“萬一”的含義!

呂澤問父親:“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呂公說:“我立即去櫟陽,會見蕭何,安慰漢王!你準備迎接漢王!”

呂澤問:“我怎樣迎接漢王?”

呂公說:“你什麼也不要做,隻要讓漢王知道,你手裏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就可以了!”

呂公到了櫟陽,先會見了蕭何,對蕭何說:“漢王有意冊立太子,應對時局,丞相要顧全大局!”

蕭何是明白人!

蕭何更明白此時呂公來櫟陽的意圖,笑著說:“蕭何盡自己所能,做好份內的事情!”

呂公笑著說:“我說了不該說的話,請丞相海涵!”

蕭何笑著說:“呂公深明大義,不會說不該說的話!隻是我這裏人多口雜,不便久留呂公!”

呂公說:“明白!我這就告退!”說完離開了蕭何,去見劉邦!

呂公見到劉邦,對劉邦說:“成敗乃兵家常事,漢王不必太在意!如果有時間可以到呂澤那裏走動!”

劉邦說:“這裏,我還有些事情要辦,事情結束後,我準備到呂澤那裏休息幾天!”

呂公說:“如果這樣,我提前到呂澤那裏做些準備!”說完,呂公離開劉邦,又回到了呂澤那裏。

呂公走後,劉邦意識到,在如此艱難時刻,離不開呂家人的幫助!冊立太子,也隻能是劉盈!

劉邦派人叫來蕭何,對蕭何說:“我想冊立劉盈為太子,你去辦這件事情吧!”

幾天以後,蕭何就操辦好了冊立太子劉盈的事情!

劉邦當即宣布:劉盈為太子,監守櫟陽!

接著,曹參、樊噲、盧綰、周勃等幾員大將陸續回到了櫟陽,但都成了光杆司令。原來那些投降的將領,如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魏王魏豹等又重新歸順了項羽!

劉邦麵對彭城之敗,一時理不出頭緒,坐著夏侯嬰的馬車,去了呂澤那裏!

呂澤駐紮在安徽下邑,手裏僅有四千人馬。

劉邦想:躲在這裏,過幾天安逸日子是可以的,但要拿呂澤的四千人馬與項羽決戰,隻能是找死,怎麼辦?

現在自己手裏沒有了士兵,一個沒有士兵的統帥,連個夥夫都不如!

到哪裏去招兵呢?

能征戰的男人都戰死在戰場上了;留守在家裏的都是老弱病殘,連看家護院,打柴種田的人都沒有了!

戰亂、兵荒,關中大地,糧食成了天價。米一斛萬錢,人吃人現象到處可見。為了救命,劉邦命令蕭何,組織饑民到巴蜀求生!

劉邦情緒低落、暴躁,時常拿隨從人員發泄!這天,劉邦又拿身邊隨從發泄,指責他們無能。

劉邦大罵隨從官員隨和說:“你們這些隨從,真是無能。在我如此困境下,你們也隻知道吃喝,我算是白養你們了!”

隨和實在忍受不了,怒懟劉邦說:“漢王有什麼事,用得著我們,盡管吩咐,到時,沒有辦好,我們甘心挨罵!”

劉邦怒氣衝天地說:“你給老子去策反英布!”

劉邦讓隨和去策反英布,隻是隨口說說!

劉邦主要是氣憤隨和敢於當麵頂撞他,拿策反英布來嚇唬隨和,讓隨和承認自己的無能!

劉邦知道:策反英布,無疑是比登天還難!

英布是何人?

黥布,是六縣人,姓英。秦朝時是個平民百姓。小時候,有位客人給他看了相說:“當在受刑之後稱王。”到了壯年,犯了法,被判處黥刑。黥布愉快地笑著說:“有人給我看了相,說我當在受刑之後稱王,現在,大概就是這種情形了吧?”聽到他這麼說的人,都譏笑他。黥布定罪後不久被押送到驪山服勞役,驪山刑徒有幾十萬人,黥布專和罪犯的頭目、英雄豪傑來往,終於帶著這夥人逃到長江之邊做了群盜。

陳勝起義時,黥布就去見番縣令吳芮,並跟他的部下一起反叛秦朝,聚集了幾千人的隊伍。番縣令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章邯消滅了陳勝、打敗了呂臣的軍隊之後,黥布就帶兵北上攻打秦左、右校的軍隊,在清波打敗了他們,就帶兵向東挺進。聽說項梁平定了江東會稽,渡過長江向西進發,陳嬰因為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將軍,就帶領著自己的軍隊歸屬了項梁,向南渡過淮河,英布、蒲將軍也帶著軍隊歸屬了項梁。

項梁率師渡過淮河向西進發,攻打景駒、秦嘉等人的戰鬥中,黥布驍勇善戰,總是列於眾軍之首。項梁到達薛地,聽說陳王的確死了,就擁立了楚懷王。項梁號稱武信君,英布為當陽君。項梁在定陶戰敗而死,楚懷王遷都到彭城,將領們和英布也都聚集在彭城守衛。正當這時,秦軍加緊圍攻趙國,趙國屢次派人來請求救援。楚懷王派宋義擔任上將軍,範曾擔任末將軍,項羽擔任次將軍,英布、蒲將軍都為將軍,全部歸屬宋義統帥,向北救助趙國。等到項羽在黃河之畔殺死宋義,懷王趁勢改任項羽為上將軍,各路將領都歸屬項羽統轄。項羽派英布率先渡過黃河攻擊秦軍,英布屢立戰功,占有優勢,項羽就率領著全部人馬渡過黃河,跟英布協同作戰,於是打敗了秦軍,迫使章邯等人投降。楚軍屢戰屢勝,功蓋各路諸侯。各路諸侯的軍隊都能逐漸歸附楚國的原因,是因為英布指揮軍隊作戰能以少勝多,使人震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