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三人兩難
劉邦想起了審食其,讓審食其作呂雉的舍人,讓劉邦很糾結!
呂雉一人在家料理家務,耕田種地,教養孩子,贍養老人,這些家務活都是呂雉一人在忙乎,劉邦又長年不落家,身邊沒有男人,很多力氣活,沒有人主持,劉邦想到這些有些慚愧,覺得虧欠呂雉太多,便決定為了呂雉找個幫手,結果,陰差陽錯地選擇了審食其作呂雉的舍人。
審食其這種人,善於揣測人,又喜於逢迎。劉邦雖然不喜歡審食其的為人,審食其卻不顧慮這些,反而盡其所能地幫劉邦做事,討劉邦歡心。
審食其做事也合乎人的心意。什麼事情隻要審食其去做,其結果都讓人滿意。這不是說審食其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漂亮,把事情做得漂亮不是審食其追求的結果。審食其做事追求的標準是令人滿意。這樣說有些人一時難以理解,但接觸審食其的時間長了,就自然理解了。
如劉邦讓審食其做呂雉舍人這件事情,劉邦就很滿意,劉邦的滿意是來自呂雉的滿意。呂雉曾對劉邦說:“審食其做舍人,讓一家人滿意。老爺子滿意,兩個孩子滿意,自然自己也輕鬆多了。”
劉邦聽呂雉這樣說審食其,自然也滿意了。自己的滿意更是呂雉有了審食其,生活很愉快!
劉邦自從放了差役,躲進芒碭山,再到現在,已經四年多沒有回家了,四年沒有見呂雉了。呂雉現在到底怎樣了呢?
這樣想過,劉邦反而不安。劉邦的不安,不是擔心呂雉的安全,而是擔心這四年自己不在呂雉身邊,而留著審食其這樣的舍人日夜陪伴在呂雉身邊,會不會做些讓自己接受不了的事情。
呂雉才三十幾歲,正是耐不住寂寞的年齡,而自己的男人長達四年不再身邊,呂雉熬得住這般漫長的煎熬日子嗎?
審食其也隻有四十幾歲,也是處在熱血沸騰的陽光之年。審食其相貌堂堂,又巧言令色,更善於討好女人,堅持四年陪伴在一個身邊沒有自己男人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又如花似玉,情柔似水,審食其是柳下惠那種坐懷不亂的正經男人嗎?
劉邦想到這些,渾身不自在!
劉邦責怪自己,為什麼要為呂雉安排一個舍人呢?
呂雉一個女人在家長期幹那些需要男人幹的重活,太辛苦了!作為他的男人,實在不忍心,所以就找了個男人幫她。劉邦這樣為自己找理由開脫!
這樣想,劉邦又有些怨恨自己,找個幫手是應該的,為什麼不找個有力氣的女人呢?劉邦想起來了,當時自己隻想為呂雉找一個幫忙幹活的人,其他的都沒有去想!
為什麼就找到了審食其呢?
劉邦想起來了,當時審食其整天圍繞在自己身旁,說話做事都適合自己的心意,呂雉也說審食其這人會為人處世,於是自己不假思索地讓審食其做了呂雉的舍人。
劉邦接著想,自己不在家裏的一切活路,都是由審食其安排,呂雉對審食其有好感。這樣的兩人朝夕相處四年,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幹呢?
劉邦再次想到這一點,讓劉邦很懊悔,懊悔又有什麼作用呢?補救的措施也沒有,徒自傷悲!
劉邦又為開脫自己找理由,這隻是心情低落的時候胡思亂想,這也僅僅是自己的胡思亂想!自己見到了什麼呢?沒有!自己又聽到旁人說了些什麼呢?沒有!
劉邦想回避這些讓自己痛苦的胡思亂想,但劉邦終究沒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劉邦越是暗示自己不去想這些痛苦的事情,而自己越發要去想這些令自己痛苦的事情!劉邦感到心口痛,而且如刀尖一般戳著心口。
劉邦長歎一聲,感歎說:“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讓它去吧!
劉邦以為這樣想,就放鬆自己了,哪知不但沒有讓自己放鬆,反而讓自己越發緊張,緊張得害怕!因為此時劉邦想到了一個讓自己沒有理由不怕的事情!
要是她們倆人同心合力為自己弄出個兒子來,或者說劉盈就是他們倆人同心協力弄出來的,自己當怎麼辦?
其實,審食其也很糾結!
審食其認為自己就這麼稀裏糊塗地成了呂雉的舍人,這到底值不值?
一個男人,整天圍繞一個女人轉,靠一個女人混飯吃,這在審食其所處的男尊女卑時代,是一件很沒人格的事情。
審食其認為自己各方麵的條件都不錯,論貌有貌,論才有才,文能提筆寫文章,武能騎馬定幫國,可自己偏偏成了吃軟飯的人,成天圍繞一個女人轉,成天為女人掃地、洗衣、進廚房,為討好女人歡心還要強裝笑臉相迎,這一切是否值得?審食其沒有事情的時候就一直琢磨這個問題!
審食其也曾想過,離開呂雉,到戰場上去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現在與自己一同出道的那些人,如曹參、周勃、樊噲等手握軍權,一聲令下,前呼後應,威風八麵。可是自己整天接受一個女人的指令,活得太窩囊。但想歸想,但審食其到底還是沒有勇氣離開呂雉,或者說到底是離不開呂雉。